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9.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
20.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d0db971cdd4adca1.jpg]20. 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1分。共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0题(4分)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
(2)人之言默,何以异此?
[85a1e0cb0bc9261a.gif]
结合《曹刿论战》,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解释加点字词(4分)
(1)齐师伐我 (2)小惠未徧 (3)小大之狱 (4)弗敢专也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A.以其境过清B.以塞忠谏之路也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4.文中曹刿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这分别是:(2分)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军队;同“遍”,遍及;案件;独占
2.(1)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虽然亦可)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3.C
4. 文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
(3)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 (4)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 )
A.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B.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客之美我者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小大之狱 D. 甚矣,汝之不惠
6.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 )
A.何以战? (《曹刿论战》)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和《出师表》中的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3分)
答:
1.B
2.谁,哪一个; 确实; 认为; 间或,偶尔
3.(1)邹忌委婉地劝谏齐威王,齐威王接纳建议
(2)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缺点)、传到我耳朵里的(人),可得下等奖赏
4.D
5.C
6.D
7. 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1分)
第二问:邹忌:委婉地劝谏,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1分)
诸葛亮:直言劝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1分)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传说他“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还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教育思想?(请你举出一个)( 2分 )
答:
(四)(10分)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解: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持祭祀的人。 (2)舍人:指左右亲近的人。 (3) 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 (5)画地:在地面上画 。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引酒且饮之( ) (2)蛇固无足( )
(3)遂饮其酒( ) (4)为蛇足者( )
2、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赐其舍人卮酒B.遂饮其酒
C.终亡其酒D.其恕乎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1、(4分)拿 本来 于是,就 脚
2、(2分)D
3、(2分)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
4、(2分)应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多此一举反而会弄巧成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 明史·张溥传》 )
2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俄顷立就 ( 2)日沃汤数次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 分)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
27.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l 分) 。
25. ( 2 分)( l )完成(2 )热水
26、 ( 2 分)像这样(先抄后烧再重抄)反复六七次才停止。
27:(1分)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孙登比丸(8分)
吴太子孙登,尝乘马出,有弹圆过。左右求之,适见一人,操弹佩圆,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圆,比之非类,乃见释。
人之负冤,多因疑似,听者不能审谨,忿然作威,遂至枉滥。
20、解释加横线的词。(4分)
1 、适见一人 ( ) 2 、咸以为是( )
3 、登不听 ( ) 4 、乃见释 ( )
21、翻译(2分)
使求过圆,比之非类,乃见释
22、孙登怎样处理这件事?(2分)
[18d4d70b8f8687d7.gif]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①,徐令彪之少子也②。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③,兄固被召诣校书郎④,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注释】①扶风平陵:地名,在今陕西省。②徐令:班超的父亲班彪曾任徐州令。③永平:东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④固:班固,班超的兄长。诣:前往。校书郎:汉朝宫廷中专司校勘图书的官职。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陈涉少时(年轻的)B.苟富贵,无相忘(假如)
C.不耻劳辱(羞耻) D.有口辩,而涉猎书传(粗略地阅读)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辍耕之垄上 左右皆笑之 B.佣者笑而应曰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C.然内孝谨 然足下卜之鬼乎D.以取封侯 杀之以应陈涉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
② 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22.短文(二)中的班超与陈涉有什么共同点?又比陈涉多了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回答。(4分)
19.C 20.CD
21.①(班超)曾经有一次停止抄书,扔掉笔感叹说:“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与谋略,应当效仿张骞在边疆立功。②班固回答说:“(班超或他)替官府抄书,挣钱奉养老母。”
22.班超与陈涉一样胸怀大志,不甘心过眼前的生活却不为周围的人理解,受到嘲笑;班超口才很好,博览群书又非常孝顺,用自己抄书的收入奉养老母。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 。”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至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 ”宋王因怒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 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 曰:“为王视齐寇,不意齐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向之先视齐寇者,皆以‘ 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 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 大喜。左右皆曰:“向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
2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使( ) 意( ) 患(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2分)
22.结合选文说说宋王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5224532261d8a19a.jpg]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1~15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3分)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吴广素爱人 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4.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15.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1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2.(1)向来,一向 (2)亲自,亲身
13.可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14.C 15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