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晏殊初仕》 一文,完成7 一10题。(14 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①,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②。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③,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④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阙下:殿下。②择胜燕饮:择胜景之处宴饮。③各为燕集:各自饮宴欢会。④批除:御点上任。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适值御试进士( ) ②执政莫谕所因( )
③上益加其诚实( ) ④卒至大用(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荐之于朝廷
A.行者休于树 B.余将告于莅事者
C.苛政猛于虎也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8.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惟 殊 杜 门 与 兄 弟 读 书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
译文: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译文:
10.选文中的晏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分析。(2 分)
答:
[a2630b2e9a39d7b3.jpg]
迂公修屋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①,诘曰:“吾适②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注】①诟,责骂。②适,指女子出嫁。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⑴不意乃受此累 (2) 妻且号且诟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旦日,延人治屋:
21.文中直接表现迂公“性吝啬”的言行有: (2分)
22.“迂公修屋”故事的寓意是: (2分)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⑴不意乃受此累 却、反而、竟然 (2) 妻且号且诟 号:大声叫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旦日,延人治屋: 第二天,(迂公)请人整修屋子 。
21.文中直接表现迂公“性吝啬”的言行有:
⑴篱败不修,瓦裂不葺⑵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22.“迂公修屋”故事的寓意是:
讽刺了缺乏远见的人,批评了一种目光短浅,看不见长远利益的人
参考译文:
有一个姓迂的人,世人称他迂公,性格吝啬,篱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顶上的瓦片破了也不补救。
一天,半夜下起了暴雨,屋子漏雨就像被注了水,妻子东躲西藏还是被雨水打湿了大半身,妻子满身污垢的大骂,质问他说:“我嫁给你,是因为你家中富贵,却没想到要受这种苦累,你如何为文人,如何为人夫?”
迂公无可奈何,第二天,找来工匠将屋子修好。然而,在后来的两个月中,天气晴朗无比,看不见将要下雨的征兆。迂公叹息道:“刚刚将屋子修好,却又不见下雨,这不是白白浪费许多工钱吗?”
三脏(10分) 苏轼
艾子好饮,少醒日。门生相与谋曰:“此不可以谏止,唯以险事怵之,宜可诫。”一日,大饮而哕(音yuě,呕吐)。门人密抽彘肠致哕中,持以示曰:“凡人具五脏方能活,今公因饮而出一脏,止四脏矣,何以生耶?”艾子熟视而笑曰:“唐三藏犹可活,况有四耶?”
23.解释加点的词(4分)
门人相与谋曰( ) 此不可以谏止( )
人具五脏方能活( ) 况有四耶( )
24.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宜可诫 宜乎众矣B.艾子好饮 好鸟相鸣
C.少醒日 宾客意少舒D.何以生耶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艾子熟视而笑曰:“唐三藏犹可活,况有四耶?”
26.你从“艾子熟视而笑曰”一句的“笑”字中读出了什么?(2分)
23 、商量 ;劝谏,劝阻;才;何况 24、A 25、艾子仔细看了看,而后笑着说:“唐三藏尚且能活,(我)有四脏呢?”
26、艾子没有计较弟子对自己的捉弄,表现出宽容、旷达幽默的性格特点。(答出其中一点或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其他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鲁人徙越》一文,回答问题。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④。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①屦(jù):古时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②缟(gǎo):白绢。③跣(xiǎn):赤脚。④被发:披散头发。“被”通“披”。
15.解释下列带点词语(4分)
鲁人身善织屦( ) 而欲徙于越( )
或谓之曰( ) 缟为冠之也(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2)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
17.有人断定鲁人“必穷”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 鲁人身善织屦( 善于,擅长 ) 而欲徙于越( 搬迁 )
或谓之曰( 有的人 ) 缟为冠之也( 帽子 )
16. (1)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会没有出路。”(2)凭借你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17. 做鞋是为了给人穿的呀,但是越国人却习惯于光脚走路;织白绸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国人喜欢披散着头发。
【译文】鲁国有个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妻子擅长编织帽子,于是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会没有出路。”鲁国人问:“为什么呢?”这个人回答说:“做鞋是为了给人穿的呀,但是越国人却习惯于光脚走路;织白绸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国人喜欢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哪能办得到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2)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3)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4)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5)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1、闵:同“悯”,担心,忧虑。2、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3、趋:快步走。4、耘苗:给苗锄草。5、非徒:非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予助苗长矣 (2)往视之
(3)不助苗长者寡矣 (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以为无益而舍之者”的“而”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13、从宋人的荒唐行为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10、(4分)予:我 往:去,到..去。 寡:少 益:好处。
11、(2分)A
12、(2分)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就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得分点:其、揠、者以及判断句式的正确翻译)
13、(2分)启示:做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急于求成。或做事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以上两点答到任意一点即可)
阅读两段选文,完成9—12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比至陈: ( ) (2)或说陈王曰:( )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及,等到 (2)有人
10(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11.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12、(1)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2)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①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②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③,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④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选自苏洵《谏论》)
【注】①与之:同他们一起。 ②与:给。 ③向逼:向他逼来。④康庄:宽阔平坦大道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A.谓之勇 ▲ B. 彼勇者耻怯 ▲
C.顾见猛虎 ▲ D.不然则否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
23.文章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情势驱使”,你怎么看呢?(3分)
▲
21、(4分)A :叫做;B:以……为耻;C:回头(回头看);D:这样
22、(3分)人哪里有勇敢和怯懦之分呢?只是需要用某种形势驱使他们罢了。
23、( 3分)①这种观点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情势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制约作用,因而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不然,怎么会有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人呢?③对人要作具体分析,有的人是环境的奴隶,而有的人敢于挑战环境,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附翻译:现在有三个人:一个勇敢,一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还有一个是怯懦的人。有人同他们一道走到深谷边,并且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起跨越这深谷的,就是勇者;不能跨越的就是懦夫。”那个勇敢的人以怯懦为耻,一定会跨过深谷;那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和怯懦的人就不能。又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过去的,给他千两银子;不能跳过去就不给。”那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追逐金钱利益,也一定能跳过去;那个怯懦的人还是不能过去。一会儿,回头看见一只凶猛的老虎向他逼来,这个怯懦的人还不等别人告诉他就立即跳起,像走宽阔平坦大道一样地跨过了深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分吗?只是需要用某种形势驱使他们罢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地名,在浙江嵊县。③何……为:干什么。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皆( ) 而( ) 之( ) 遂( )
18、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9、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2分)
[30b88cdf683c89d3.jpg]
刘恕,字道原。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家素贫,无以给旨甘,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悉封还之。
2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3分)
(1)身就之读且抄: (2)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 (3)遗以衣袜:
2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23、刘恕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2分)
21、(3分)(1)接近(2)准备(3)赠送
22、(2分)刘恕独自一人关在书房里,白天黑夜诵读和抄写书籍。他在宋次道家住了十多天,看完了他家的书然后离开了。
23、(2分)读书刻苦勤奋 不随便受人财物
唐雎不辱使命 (节选)(9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3分)
(1)以头抢地耳: (2)休祲降于天: (3)长跪而谢之曰:
18、下列选项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国险而民附
B.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辍耕之垄上
C. 以头抢地耳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 休祲降于天 请广于君者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0、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天子之怒”,为什么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故事?(2分)
17、(3分)(1)撞。( 2)不祥。(3)认错,道歉。
18、(2分)C
19、(2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
20、(2分)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勇于献身,刺杀秦王。表达要与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