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饧①不辨
明名医戴原礼②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③,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饧(táng):同“糖”。②戴原礼:人名。③迎:迎接他出诊的人。溢:满。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偶一求药者既去( ) (2)原礼心异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
10.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的启示是 。(2分)
8.(1)离开(2分) (2)对……感到奇怪
9.(戴原礼)听说有一个医生医术非常高明,治病立即见效,于是亲自去察看情况。
10.我们在学习中不能自以为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否则就会造成工作和学习的失误。 我们不能不辨是非、听信传言、盲目从众,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重大损失。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欲]想要。[卒业]完成学业。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去:( ) (2)方:( )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ddc6e69510a80c.jpg]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敞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檄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8.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4处,2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2)荆之地方五千里( )
(3)公输盘诎( ) (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2)虽杀臣,不能绝也。
11.在劝说楚王过程中,墨子巧妙设喻,将“文轩”“锦绣”“梁肉”比喻楚国 ,
将“敝舆”“短褐”“糠糟”比喻宋国 ,通过类比手法,使楚王醒悟到攻打宋国是不明智的行为。(2分)
12.选段在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中,“ ”“ ”两个词语可以看
出战斗的激烈;“ ”一句可以看出公输盘已经技穷;“ ”一句表明楚王决定放弃攻打宋国。(4分)
8.(2分)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9.(4分)(1)破 (2)方圆(面积) (3)通“屈”,理屈 (4)入侵
10.(4分)(1)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11.(2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地大物博)
面积狭小、物产贫乏(能答到一点或大意同也可)
12.(4分)九设 九距 公输盘之攻械尽(公输盘诎) 吾请无攻宋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①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②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③,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④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⑤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①长:执掌。②赞:帮助,辅佐。③起居注:官职名。④广信:地名。⑤廉:察考。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B.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C.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D.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延( ) (2)书( )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12.熊鼎辞官和劝谏的理由中,分别突出的是哪一个字,请写在下面。(2分)
13. 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2分)
[b114fe6f98c8e30d.jp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3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②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③。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④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⑤。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②兵:军队。③睫:眼睫毛。④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⑤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楚庄王欲伐越( ) ②臣愚患之( ) ③王乃止( ) ④自见之谓明( )
⑵下列各句中与“王之伐越”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八则》)
C.至之市(《郑人买履》)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王 之 兵 自 败 于 秦 晋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⑴①想要 ②担心 ③停止 ④称作、叫做(4分)⑵D(2分)
9、 王 之 兵∕ 自 败 于 秦 晋(1分)
10、 所以要想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2分)
11、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
公 输 (节选)
①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于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②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③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④楚王问其故。
⑤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⑥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1.用“/”为第①段中画横线的部分标出停顿。(请在下面标出4处)(2分)
于 是 见 公 输 盘 子 墨 子 解 带 为 城 以 牒 为 械 公 输 盘 九 设 攻 城 之 机 变 子 墨 于 九 距 之。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公输盘诎( ) ⑵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
⑶楚王问其故( ) ⑷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1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A.辍耕之垄上B.时人莫之许也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D.行道之人弗受
14.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2分)
15.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吾不言”的背后隐藏着公输盘怎样的心理?(2分)
11. 于 是 见 公 输 盘 / 子 墨 子 解 带 为 城 / 以 牒 为 械 / 公 输 盘 九 设 攻 城 之 机 变 / 子 墨 于 九 距 之。 12.⑴通“屈”,意思是理屈 ⑵用来……的方法 ⑶原因,缘故 ⑷入侵 13.D 14.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15. 他意识到墨子是攻宋的障碍,陡起杀机,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③矣!予助苗长矣。”其子往视之,苗则槁④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揠(yà):拔 。②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③病:劳累。
④槁(gǎo):枯死。
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自度其足 :量B.、至之市: 助词,的
C.及反 :同“返” ,返回D.、非徒无益:好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忘操之”和“昂首观之”(《幼时记趣》)中“之”都相当于“的”,用法相近。
B.“自度其足”和“常蹲其身” (《幼时记趣》)中“其”可理解为“自己的”,用 法相近。
C.乙文中作者认为揠苗助长的人在生活中比较少见,所以要提出来进行讽刺。
11.对“何不试之以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倒装句B.肯定的反问句C.祈使句 D.疑问句
12. 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何不试之以足?
。
(2)其子往视之,苗则槁矣。
。
13.乙文可用成语 来概括,现在用来比喻
。(3分)
14. 请指出当今社会上与上述某一个寓言相类似的现象,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看法。(3分)
。
9.B、“至之市”中的“之”意思为:到……去。
10.B、A. “忘操之”中的“之”,代词,意思是:量好自己脚的尺寸。“昂首观之”中的“之”为“群鹤舞空”的景象。C.“乙文中作者认为揠苗助长的人在生活中比较少见”不对,应为“多”。
11A、句子“何不试之以足?”应为“何不以足试之?”
12.(1)为什么不用脚来试一试鞋呢?
(2)他的儿子去看禾苗,那些禾苗都枯死了。
13.揠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14.指出类似现象1分,合理分析2分。示例:家长让孩子上过多的兴趣班,就是典型的“揠苗助长”,这样做导致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得不偿失。
卖 油 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2. 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射:尝射于家圃 吾射不亦精乎
B. 以: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C. 去:久而不去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D.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B. 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C. 但手熟尔(但是) D. 尔安敢轻吾射(你)
14.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 。
②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
15. 文中体现陈尧咨的骄傲不可一世的语句是
,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2分)
16. 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 (成语)的道理。(2分)
[f722e92dde605b10.jpg]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2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本文主要运用了 _的表现手法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题。
反衬(对比) 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或;苛政猛于虎)
阅读《〈资治通鉴·秦记二〉节选》,完成8-11题
(赵高)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赵高①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乃见丞相斯②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__之言!此非崐人臣③所当议也!”高曰:“君侯材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④?”斯曰:“不及也。”高曰:“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⑤归乡里明矣!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审计而定之!”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⑥。
【注释】①赵高:秦政治人物,历仕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婴三代君主。②斯:李斯,秦相,助秦统一天下。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文中“君侯”指李斯。③崐人臣:崐,kūn 同“昆”,本为子孙之意。“崐人臣”即“下面的臣子”。④蒙恬:秦将,辅佐扶苏镇守边关。⑤通侯之印:封爵的印信。⑥属:移交。王离:蒙恬镇守边关时的副将。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胡亥然其计 ( ▲ ) ②安得__之言 ( ▲ )
③请诈以始皇命( ▲ ) ④数以不能辟地立功( ▲ )
⑵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请诈以始皇命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B. 而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
C.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D. 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以 兵 属 裨 将 王 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愿君审计而定之!(2分)
译文: ▲
⑵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2分)
译文: ▲
11. 李斯,曾任秦朝丞相,在秦朝统一天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等方面皆有功劳,后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究其悲剧原因,李斯个人缺陷也是其原因之一,请结合选文,作具体分析 。(2分)
▲
8. ⑴(每字1分)①认为……有道理,同意 ,认为……对 ②怎么 ③假装 ④责备、指责 ⑵.D(2分)
9.以 兵 / 属 / 裨 将 王 离(每处1分)
10.(每句2分) ⑴希望您慎重地考虑作出决定!⑵谁知道赋敛的毒害竟然超过毒蛇呢?
11.出于一己之私,从个人利益考虑,帮助赵高扶持胡亥篡夺皇位,为最终自己被赵高所害埋下祸根。(2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