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闻一多留美回国后,目睹旧中国的种种腐败现实,心情十分悲痛,不久即写出了著名的《死水》一诗。阅读这首诗的后四句,然后回答题。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作者为什么说“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希望丑恶的旧物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
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
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 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贬官黄州时所写,该文仅以很小的篇幅,描写深秋月夜的景色,抒发被贬后的复杂心情。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不写自己对故乡的难分难舍,却反过来说故乡水难舍诗人,为诗人送行,独辟蹊径。 C: 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他们并称“李杜”。 D: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田园大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他的《归园田居》共五首,表达了诗人消极厌世的思想。
“舟”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笔下,但妙用不同。孟浩然的“ ,端居耻圣明”表达的是深感无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的惭愧苦衷;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 ”,创设的是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刘禹锡的“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诗人异常达观的态度;李白的“仍怜故乡水, ”,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无限留念,依依不舍之情。
欲济无舟楫 野渡无人舟自横 沉舟侧畔千帆过 万里送行舟
《孤雁》一诗中 “ , ”两句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爱憎之情是 , 。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
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
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D
解析:
(抒发思念故乡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① 陆 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
21.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22.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23.“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21.交代自己在归途中(1分),表达急切归乡心情(1分),引出下文(1分)。
22.初到武昌情景(1分),仕途经历(1分),想象重回故乡情形(1分)。
23.表达了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2分)。诗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1分),但又担心故乡交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与伤感(1分)。
【解析】
21.
试题分析:要赏析诗中某句在诗中的作用,可从该句的内容、所表达的心情以及在诗中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方面入手。题中,一个“归”字和“去路”一词,交代了作者在归途之中;一个“梦”字和“长”字表达了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从结构上看,这是诗的第一句,因而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先在诗中归纳出诗人所想之事,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诗中,诗人想到的事有:(1)“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这是写诗人初到武昌的情景;(2)“曾是朝衣染御香”一句是在回忆诗人的仕途经历;“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几句则是在想象重回故乡的情形。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3.
试题分析:要赏析作者在诗中某句所表达的情感,需要联系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分析。根据注释,此诗是陆游“自蜀东归”时所写。既是“东归”,当然思念故乡,因此表达了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根据此句内容可知,诗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但又担心故乡交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与伤感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