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__;“我”在__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D: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动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性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举行描述。
【答案】(1)逐 移(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夷愉的情景:鹤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
鱼,儿孙们喜上眉梢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选出下列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
春望
1一个人能结交几个文雅博学的朋友,正所谓“ , ”
那将是人生一大乐事。(刘禹锡《陋室铭》)
2黎明社区的部分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张大爷退休后主动承担了看护任务,他用行动诠释了
“ , ”这句诗的内涵。(龚自珍《己亥杂诗》)
3孝有三: , ,其下能养。(《礼记》)
略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A:颔联借用“孤灯”与“一雁”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 B: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迸”写出了乡愁之强烈;“入”,将乡愁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乡愁之绵长。 C:诗人停舟钱塘,入市沽酒,借酒消愁,思乡之愁终于得以派遣。 D:这是一首羁旅诗,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二字进行简要赏析。
1.对劳动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怨恨。2.①“聚”,群山从四面八方聚集;“怒”,气势强盛、猛列,发怒;②这两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外有黄河拱卫、内有群山环绕地势险要的特点。
㈠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
望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2.请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1、“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2、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注意联系作者的作诗背景、思想感情分析。)
文言文阅读
(2015年江苏南京中考)阅读下面古诗文
金山寺(并序)
灵寿两县知县。②窒碍:阻碍。③赀:通“资”。④没(mò)世:死。
1.解释下列句中,点的词语。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2)随命仆市棉花斤余:
(3)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 (4)是不能改矣: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句句子的意思。
(1)陟罚臧吾,不宜异同。
译文:
(2)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
译文: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陆知县改造小偷的方法有哪些独到之处。
答: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无论为君还是为官都应做到____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甲】文还委婉批评后主有“ ”(用文中一词)的行为错误。
1 .(1)“显示”或“表明”(2)买 (3)偶尔(4)“这”或“这种人”“这人”
2.(1)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2)小偷哭着离开,改掉偷盗的毛病变好的人很多。
3.重视感化教育;教以谋生之法;断其做贼后路,致其终生无法偷盗。
4.赏罚得当偏私
(2015年江苏徐州市中考)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B
(2015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1.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
,飞入寻常百姓家。”
2.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1.旧时王谢堂前燕
2.①“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 ②“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③“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④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答到三点即可)
3.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