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省广州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1)【答案】构筑房舍;傍晚
(2)【答案】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2016·湖北省恩施州卷】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12.“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13.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答:
12.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意近即可)
13. 答案一: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答案二:不同,《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作者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
【2016·湖北省咸宁卷】
9.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①~②小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答案】①这两句诗用工整的对偶句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手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行联接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②B
【2016·湖北省黄冈卷】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8-19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1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19.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8. B
19. 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2016·湖北省孝感卷】
(一)古诗词鉴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 ,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9.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答:
8诗人(自己)
9.示例-:“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慼。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示例二:“孤烟” 显示在无边的荒莫里,天气晴好,只有一柱烽烟(炊烟)直上云天,景象奇特壮观。
【2016·湖北省鄂州卷】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9—10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10.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9.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2016·湖北省荆门卷】
14.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②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答:
【答案】①“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②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
【2016·湖北省荆州卷】
二、古诗文阅读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泥古者愚(节选) 纪 昀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注释】①角:较量。②列说:游说。③干:求见。④洫(xù):田间水道。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6.(2分)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A.沙鸥翔集 集:集中,集合B.去国怀乡 去:离开
C.微斯人 微:没有D.幸甚至哉 至:极点
7.(2分)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其必曰
C.其真无马耶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2分)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 ,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9.(2分)下面对《岳阳楼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语言骈散交替,音韵和谐,凝练,畅达,极具感染力。
B.选文采用对比手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有诗一般的意境。
C.选文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篇,情景交融,议论精辟。
D.本文倡导“古仁人”寄情山水的君子之风和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10.(2分)下面对《泥古者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
A.刘羽冲刻苦攻读古代兵书和水利书,成为了军事和水利专家。
B.刘羽冲以自己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大胆怀疑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C.刘羽冲以失去生命为代价,证明了“读书可以治愚”的道理。
D.刘羽冲读古书却不知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变通,以致一事无成。
11.(3分)用“/”给《泥古者愚》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6 A
7C
8C
9D
10D
11.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12.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2016·湖北省十堰卷】
(二)阅读《游山西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3.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4.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答:
答案:(1)D.(2)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2016·湖北省襄阳卷】
(一)古诗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尤其是“ ”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11.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
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答:
10. 喜悦(对西湖美景喜爱);行不足。
11. 示例1: “早莺”——初春时飞来的莺,争着飞落到暖树上,表明鸟儿为避春寒而栖于 初春的暖枝,体现了季节特征。或“早莺”——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一展歌喉,体现了季节特征。示例2: “新燕”——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了,这是初春的信号,体现了季节特征。 或:“新燕”——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体现了季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