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下列选项中字音不正确的一项( )

A:撺掇(duō) 佞臣(nìng) 褒贬(bǎo) 娓娓动听(wěi) B:胼胝(zhī) 不屑(xiè) 雕镂(lou) 鳞次栉比(cì) C:驽钝(nú) 率性(shài) 笑靥(yè) 唏唏嘘嘘(xū) D:骈进(pian) 跻身(ji) 斟酌(zhuo) 明眸善睐(móu)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歉(jiù) 女(hóng) 憬(chōng) 唏唏嘘嘘(xì) B:跚(pán) 投(zhù) 簌簌(sù) 娓娓动听(wěi) C:望(liǎo) 酒(hān) 咽(gěng) 手蹑脚(niè) D:祷(qǐ) 异(zhà) 蹊(qiāo) 踉跄跄(liàng)

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zhòu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叫姊妹潭,传说曾有两姊妹一起在此投水xùn情而亡。这时,我看到父亲pán shān地走向远方。我触目伤怀,不能自已,唏唏嘘嘘地哭了起来。直到父亲的背影消失了,我才shì干了泪……

zhòu xùn pán shān shì

骤  殉  蹒跚  拭

下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 )

A:“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B: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叫做“合二而一”。 C: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D:“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要我和你一起去?”

阅读文章,完成20~24题。(18分)

Hold 住母亲的生命

丁卫红

①记不清这是母亲最近几年来第几次住院了,这次入院是在她刚出院不久又因病情危重重返病房的。病中的母亲时而昏睡,昏睡中常常喃喃自语,轻轻呼唤着“妈妈”;时而又不由自主地撕拉被单。尽管吊着“肺脑活剂”,输着氧气,可母亲仍然张着嘴大口喘气,脸色青紫。每每到下半夜常常有痰堵在喉咙咳不出来,这时会全身抽搐,嘴唇铁青,我们只好奔走呼叫,医生用吸痰机吸出痰来,母亲才又转危为安。如果这世上有阴阳两界,母亲不知在这边缘上挣扎过多少回了。

②前日上午,医生查房结束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郑重地对我交代:“你妈妈病情已相当严重,你要有思想准备。”我深知“思想准备”意味着什么,顿时,眼泪夺眶而出。医生急忙安慰我说:“目前还有一种药,堪称‘原子弹’,这也是最后一招,不过能否有效,得看各人对此药的适应,不知你们是否用?如用,一是价格昂贵,二是需院方审批,三是对人体有副作用。”我和大姐忙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于是,用上了抵御病魔的“原子弹”。六天后,母亲终于又醒过来,能和我们说话了。

③当我唏嘘地拥着病重中的母亲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我是家里的老生子,生我那年母亲已三十七岁。母亲那时体质就不好,由于体力不支,抱我都很困难。后来听大人们讲,母亲总是把我放在胳肢窝里半抱半夹地走路。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母亲的腰就是弯的,我问她这是为什么,母亲说是疼弯的。是的,是疼弯的,后来我懂事了,知道那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常年的劳累而导致的驼背。母亲常年有病,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的体质越来越差,瘦骨嶙峋,每天还要佝偻着身体,忍着疼痛默默无闻地做着农活和家务。皱纹悄悄地爬满她那日渐苍老的脸,记得我小的时候总是趴在母亲背上给她拔白发,直到有一天再也不能拔了,因为渐渐地白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黑发。

④正如有一篇文章写的那样:小的时候,遇到事情,总是说问问母亲该怎么办,那时候最崇拜的是母亲;大一点的时候,遇到事情会犹豫,不知母亲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怀疑母亲的见识;再大一点到叛逆期的时候,遇到事情,不再想找母亲说了,因为觉得母亲已经out了;到老了,经常慨叹,要是母亲还在,就能问问她老人家该怎么做了,可惜已经不现实了……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决定,在记下这些点点滴滴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陪伴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⑤作家苏童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母亲动手术后的某天,我在去医院的路上顺便拐进邮局,买了一本刚出版的《收获》杂志,上面登载了后来给我带来好运的《妻妾成群》。现在,我常常想起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想想就不敢再想了,因为我害怕我的好运最终给母亲带来了厄运,当我在我的文学路上‘飞黄腾达’的时候,我母亲的生命却一天天黯淡下去——我无法确定这种因果关系,我害怕这种因果关系。”反之,如果说上帝能让我的厄运给我的母亲带来好运,我情愿忍受命运的折磨,hold住母亲的生命。

(选自《盐城晚报》2011年10月20日)

20.文章题目中的“Hold住”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Hold住母亲的生命”?(4分)

21.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在唏嘘中回忆了哪些难忘的往事?(4分)

23.任选一句分析带点词所表达的感情。(2分)

(1)我和大姐忙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2)当我唏嘘地拥着病重中的母亲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

24.文章结尾引用作家苏童在一篇文章中的话有何作用?(4分)

20.“Hold住”是坚持住、保持住的意思。(2分)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持住母亲的生命,尽可能多地陪伴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意对即可,2分)21.神态描写、动作描写(2分)。准确具体地描写出母亲被病魔折磨的痛苦。(2分) 22.(1)妈妈艰难地抱我;(2)妈妈忍痛做农活;(3)我给妈妈拔白发。(意对即可,4分)23.(2分)示例:(1)“忙”写出了我和大姐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为延续母亲生命的急切之情。(答出急切心情即可)(2)“拥”写作者对这份来之不易可能稍纵即逝的亲情的珍惜。(答出对亲情的珍惜,对妈妈的依恋即可) 24.子女走在成功的路上,母亲却日渐老去(1分);生命日趋黯淡,自然地表达出作者要“Hold住母亲的生命”,表现了对亲情的珍惜之情(2分);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分)。(意对即可)(关键词:子女成功、母亲老去、珍惜亲情、深化主题)

母亲的作业(12分)

⑴驱车从千里之外的省城赶回老家,杨帆直奔省城人民医院。

⑵“我母亲得了什么病?严重吗?”他急切地问主治大夫。

⑶大夫看看他说:“胃癌晚期。老人的时间不多了……”杨帆顿时泪如泉涌。

⑷出了诊室,杨帆立即用手机通知他公司的副手:从今天起由他全权负责公司事务。杨帆要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陪伴在母亲身边。

⑸父亲早逝,为拉扯他们兄妹四个长大,母亲受尽了千辛万苦。母亲的腹痛是从两年前开始的,杨帆兄妹曾多次要带母亲到省城医院检查,每次母亲都说:“不就是肚子痛吗,检查个啥,吃点药就好了,妈可没那么娇气!”母亲总是这样,生怕拖累儿女,生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

⑹杨帆开始守在母亲的病床边。母亲每天都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杨帆想方设法转移母亲的注意力,减轻母亲的痛苦。他跟母亲聊天儿,给母亲讲一些有趣的事情,用单放机让母亲听戏……有一天,他陪母亲闲聊时,母亲忽然笑道:“你兄妹四个都读了大学,你妹妹还到美国读了博士。可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竟然也过了一辈子。想想真是好笑……”杨帆脑海里立刻跳出一个念头,就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教你认字写字吧!”妈笑了:“教我认字?我都快进棺材的人了,还能学会?” “你能!妈。认字写字很简单的。”

⑺杨帆就找出一张报纸,教母亲认字——他手指着一则新闻标题上的一个字,读:“大。”母亲微笑着念:“大。”

⑻他手指着另一个字:“小。”母亲微笑着念:“小。”

病房里所有的人都向这一对母子投来了惊讶、羡慕和赞许的目光。

⑽隔了几天,杨帆还专门买了一个生字本,一枝铅笔,手把手地教母亲写字。母亲写的字歪歪斜斜,可是看起来很祥和,很温馨。当然,母亲每天最多只能学会几个最简单的字。可是母亲饶有兴致地让杨帆教她写他们兄妹四人的名字,写那几个字时,都是满脸灿烂的笑容,不像一个身染绝症的人了。

⑾一个月后的一个深夜,母亲突然走了。那个深夜,杨帆太累了,趴在母亲的床边打了个盹儿,醒来时,母亲已悄然走了。

⑿母亲是面带微笑走的。母亲靠在床上,左手拿着生字本,右手握着铅笔。透过泪眼杨帆看到,母亲的生字本上歪歪斜斜地写着这样一些汉字:杨帆杨剑杨静杨玲爱你们。“爱”字前边,母亲涂了好几个黑疙瘩。

⒀母亲最终没有学会写“我”字。

15、文章开头3段采用了哪些方法描写人物?表现了杨帆当时怎样的心理?(3分)

答:

16、得知母亲时日不多以后,杨帆做了哪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答:

17、病友们为什么会对杨帆母子投去“惊讶、羡慕和赞许的目光”?(3分)

答:

18、你怎样理解文中加点的“灿烂的笑容”?(2分)

答:

19、“母亲最终没有学会写‘我’字。”这句话颇有深意,试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15、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每点0.5分,共1.5分)杨帆得知母亲生病住院后内心的焦急;得知母亲时日不多后内心的悲痛、无助;为自己没有尽职照顾好母亲而悔恨、自责。(每点0.5分,共1.5分)(3分)

16、①通知副手一,负责公司事务;②守在母亲床头,设法减轻母亲痛苦;③教母亲认字写字。(答对一点得0.5分,2点得1分,3点得2分)

17、“惊讶”:对杨帆教母亲认字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母亲年纪大、病重);“羡慕”:为母亲有杨帆这样一个有成就又孝顺的儿子而羡慕;“赞许”因杨帆对母亲的孝顺。(每点1分,共3分)

18、这笑容是发自母亲内心的真实的笑容;(1分)体现了母亲为儿女的成就和孝顺感到自豪、高兴。(1分)(共2分)

19、母亲没有学“我”字,母亲一生从来没有把“我”字放在心上,(1分)她的心里只有自己的孩子,从来就没有过她自己。(1分)(共2分)

阅读下文,完成9- -13 题。 ( 15 分)

hold住母亲的生命

①记不清这是母亲最近几年来第几次住院了,这次入院是在她刚出院不久又因病情危重重返病房的。病中的母亲时而昏睡,昏睡中常常喃喃自语,轻轻呼唤着“妈妈”;时而又不由自主地撕拉被单。尽管吊着“肺脑活剂”,输着氧气,可母亲仍然张着嘴大口喘气,脸色青紫。每每到下半夜常常有痰堵在喉咙咳不出来,这时会全身抽搐,嘴唇铁青,我们只好奔走呼叫,医生用吸痰机吸出痰来,母亲才又转危为安。如果这世上有阴阳两界,母亲不知在这边缘上挣扎过多少回了。

②前日上午,医生查房结束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郑重地对我交待:“你妈妈病情已相当严重,你要有思想准备。”我深知“思想准备”意味着什么,顿时,眼泪夺眶而出。医生急忙安慰我说:“目前还有一种药,堪称‘原子弹’,这也是最后一招,不过,能否有效,得看各人对此药的适应,不知你们是否用?如用,一是价格昂贵,二是需院方审批,三是对人体有副作用。”我和大姐忙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于是,用上了抵御病魔的“原子弹”。六天后,母亲终于又醒过来,能和我们说话了。

  ③当我唏嘘地拥着病重中的妈妈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我是家里的老生子,生我那年母亲已三十七岁。母亲那时体质就不好,由于体力不支,抱我都很困难。后来听大人们讲,母亲总是把我放在胳肢窝里半抱半夹地走路。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母亲的腰就是弯的,我问她这是为什么,母亲说是疼弯的。是的,是疼弯的,后来我懂事了,知道那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常年的劳累而导致的驼背。母亲常年有病,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体质越来越差,瘦骨嶙峋,每天还要佝偻着身体,忍着疼痛默默无闻地做着农活和家务。皱纹悄悄地爬满她那日渐苍老的脸,记得我小的时候总是趴在母亲背上给她拔白发,直到有一天再也不能拔了,因为渐渐地白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黑发。

  ④正如有一篇文章写的那样:小的时候,遇到事情,总是说问问母亲该怎么办,那时候最崇拜的是母亲;大一点的时候,遇到事情会犹豫,不知母亲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怀疑母亲的见识;再大一点到叛逆期的时候,遇到事情,不再想找母亲说了,因为觉得母亲已经out了;到老了,经常慨叹,要是母亲还在,就能问问她老人家该怎么做了,可惜已经不太现实了……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决定,在记下这些点点滴滴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陪伴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⑤作家苏童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母亲动手术后的某天,我在去医院的路上顺便拐进邮局,买了一本刚出版的《收获》杂志,上面登载了后来给我带来好运的《妻妾成群》。现在,我常常想起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想想就不敢再想了,因为我害怕我的好运最终给母亲带来了厄运,当我在我的文学路上‘飞黄腾达’的时候,我母亲的生命却一天天黯淡下去——我无法确定这种因果关系,我害怕这种因果关系。”反之,如果说上帝能让我的厄运给我的母亲带来好运,我情愿忍受命运的折磨,hold住母亲的生命。

9. 文章题目中的“hold住”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hold住母亲的生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在唏嘘中回忆了哪些难忘的往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任选一句分析带点词所表达的感情。 (2分)

(1)我和大姐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

(2)当我唏嘘地着病重中的妈妈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章结尾引用作家苏童在一篇文章中的话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坚持住、保持住的意思。(1分)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不惜一切代价维持住母亲的生命,尽可能多地陪伴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意对即可2分)

10.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2分)。准确具体地描写出母亲被病魔折磨的痛苦。(2分)

11. ① 妈妈艰难地抱我。② 妈妈忍痛做农活。③ 我给妈妈拔白发。(意对即可,3分)

12. ① “忙”写出了我和大姐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为延续母亲生命的急切之情。(答出急切心情即可)       ② “拥”写作者对这份来之不易可能稍纵即逝的亲情的珍惜。(答出对亲情的珍惜,对妈妈的依恋即可。)        (2分)

13. 子女走在成功的路上,母亲却日渐老去(1分);生命日趋黯淡,自然地表达出作者要“hold住母亲的生命”,表现了对亲情的珍惜之情(1分);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分) (意对即可)(关键词:子女成功、母亲老去、珍惜亲情、深化主题)

阅读《我的母亲》片段,完成6~8题。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6、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加点字”清算”的理解。

                                  

7、”打得好”是真心所说吗?结合母亲的”泪”说说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母爱。

                                  

                                  

8、文中的母爱和现在家长的”溺爱”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种好呢?

                                  

                                  

6.”清算”这里是指父亲要来检查”我”的功课,说明作者的父亲对子女的学习要求严格,态度严厉。

7.”打得好”不是母亲真心所说,从母亲的”泪”中体现了母亲内心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学习上进的矛盾与痛苦,体现了母亲对子女负责的、深深的爱。

8.文中的母亲不是一味的”顺从”孩子,在儿子的错误面前没有姑息他,说明这种母爱是利于孩子成长与发展的,而溺爱恰恰相反。当然是文中的母爱好。

《我的母亲》(节选)(12分)

胡适

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请了一位先生。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1、选文讲了我的哪两件事?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2、当我背不出的时候,父亲为什么要打我?(2分)

3“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这是为什么呢?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

4、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这些词语体现了什么?请赏析一下。(3分)

(1)母亲含着泪我上床,轻轻把被窝上,向我额上了几吻。

(2)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5、读了此文,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严父慈母”的理解。(3分)

1、我背书的时候挨打,母亲心疼我    深夜我陪母亲做鞋子 

2、我还小,平时的学习可能缺乏自控能力,一些深奥的道理我又不能理解,就只能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皮肉之痛,让我记住自己的过错。(意思对即可)

3、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4、(1)母亲用自己的这种举动,来减轻我的疼痛。表现出对我被打的同情和心痛。这就是母爱。  (2)表现了我对母亲辛苦劳作的无奈,这是对母亲关爱的一个眼神,是我对母亲的一种歉疚。

5、(略)。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