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冻害发生时期,可分为初冬冻害、严冬冻害及()

A:一般冻害 B:南方冻害 C:C北方冻害 D:晚冬冻害

冻害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冻害的因素?

冰点以下所受的低温伤害是冻害,0℃以上不受冻害。

在正、到发线上,允许速度≤120km/h的线路,冻害整修作业中冻害顺破长度是片样规定的?

气温稳定通过12℃后,冬小麦进入适宜拔节期,拔节后抗寒能力明显减弱,是霜冻害敏感期。下图示意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河北省冬小麦春季霜冻害发生站点数变化曲线(不同等级霜冻害发生站点数代表了该等级霜冻害的发生面积)。

指出河北冬小麦春季霜冻害时间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特点:20世纪70、80年代,霜冻害以轻度为主,中重度站点数较少;90年代以后,虽1995~1998年各等级霜冻害站点数均较少,但其他年份霜冻害站点数年际间变化幅度明显增大,站点数量明显增多,以中重度霜冻害增多最为明显。

    原因:气候变暖,春季气温回升加快,稳定通过1 2℃的日期显著提前,即提早进入适宜冬小麦拔节生长的温度范围,遇低温发生霜冻害的机率加大。

读图11“中国小麦及柑橘冻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示区域小麦、柑橘冻害分布的共同特点。

(2)说明北疆地区成为小麦严重冻害分布区的原因。

(1)冻害程度随纬度增加而加重;第三阶梯是主要的冻害分布区(或东部地区)。(4分,答案合理即可。)

(2)纬度高,气温低;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准噶尔盆地西部多山口,风力大。(6分)


解析:

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的灾害链。图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  )。

A:①雪灾 ②大气污染 ③生物冻害 ④低温 B:①雪灾 ②大气污染 ③低温 ④生物冻害 C:①大气污染 ②雪灾 ③生物冻害 ④低温 D:①低温 ②大气污染 ③雪灾 ④生物冻害

读中国小麦及柑橘冻害分布图

(1)小麦和柑橘冻害的北界大致和我国哪些重要的地理界线相一致(不含新疆)?

(2)指出图示区域小麦、柑橘冻害分布的共同特点。

(3)四川、重庆是我国柑橘的重要产区,但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无冻害。其原因是什么?

(4)说明北疆地区成为小麦严重冻害分布区的原因。

(1)长城  秦岭一淮河(2)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而加重,第三级阶梯是主要的冻害分布区(3)四川、重庆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4)纬度高,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准噶尔盆地西部多山口,风力大。

读下图,回答: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

(2)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2)酸雨,土壤侵蚀,土壤和水体污染等 

(3)夏季受副热带__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解析:

(1)第一问从图中分析即可回答。第二问,关键是判断甲位于四川盆地,其四周多山地,尤其是北部的秦巴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使这里的柑橘受冻害影响很小。

(2)图中轻冻害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丘陵地带,这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色冶金工业分布广泛,酸雨严重、水体污染严重;陡坡开荒,破坏植被,多暴雨,土壤侵蚀严重等。

(3)图中严重冻害区主要分布在35°N附近,其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__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读图,回答: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

(2)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气候的形成原因。

(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2)酸雨,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壤和水体污染等

(3)夏季受副热带__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