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现具有应用价值的指标有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B/FDP)及膀胱肿瘤抗原(BTA)等。

恶性膀胱肿瘤时,由于肿瘤血管通透性增加使纤维蛋白原大量渗透到血管外形成纤维团块,导致尿液中肿瘤标志物增加的是

A:FB/FDP B:NMP22 C:BTA D:端粒酶 E:FDP

某男,35岁。发热、鼻出血、皮肤瘀点1周住院。化验:Hh 82g/L.WBC 2.6×10/L,血小板4l×10/L,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0.16(16%),早幼粒细胞占0.70(70%)。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第一疗程化疗结束后第3天,病人尿少,血压11.4/6.7 kPa(86/50 mmHg)。抽血时血液在针筒内凝血,查凝血时间2分钟,纤维蛋白原9 g/L,凝血酶原时间10秒(正常对照13秒)。

通过以上述治疗,患者血压上升到 13.3/9.3 kPa(100/70 mmHg),尿量增加,但出现血尿,球结膜出血及皮肤大片瘀斑。化验:凝血时间16 min,凝血酶原时间19秒(正常对照13秒),纤维蛋白原1.5 g/L,鱼精蛋白锌副凝试验(+),优球蛋白溶解试验>120 min。此时以下哪项处理不妥

A:输新鲜血 B:继续肌素抗凝治疗 C:继续抗感染治疗 D:给予抗纤溶药物 E:输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

纤维蛋白原增高见于

A: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B:DIC C:肝硬化 D:急性心肌梗死 E:重症肝炎

纤维蛋白原(Clauss法)的检测原理是以凝血酶作用于待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凝固时间呈负相关,检测结果与参比血浆制成的标准曲线对比可得出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纤维蛋白原成人参考值是

A:2~4mg/dl B:2~4g/L C:200~400g/dl D:200~400g/L E:2~4mg/L

下列有关纤维蛋白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B:双缩脲法的参考值为2~4g/L C:也称为Ⅰ因子 D:也称为Ⅱ因子 E:多发性骨髓瘤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

有关纤维蛋白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的TT延长 B:双缩脲法的参考值为2~4g/L C:也称为Ⅱ因子 D:也称为Ⅰ因子 E:DIC高凝状态时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

下列有关纤维蛋白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的TT延长 B:双缩脲法的参考值为2~4g/L C:也称为Ⅰ因子 D:也称为Ⅱ因子 E:DIC高凝状态时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