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3岁,广州市人,3天前突起发热,体温39℃,伴畏寒,头痛,骨关节痛,恶心,呕吐,曾自服退热药治疗。1天前出现全身皮疹于7月12日入院。体检见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散在性斑丘疹,白细胞为2.5x10
/L,血小板56x10
/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80x10
/L。ALT300U/L,尿常规:白细胞3个/HP,红细胞2/HP,尿蛋白(+),BUN5.6mmol/L。
若本例发病4天后退热2天,体温再次出现升高38℃。此时可能是
A:复燃 B:复发 C:双峰热 D:后发热 E:反应期发热
退热期的特点是 ( )
A:散热大于产热 B:产热大于散热 C: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 E: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
某患儿,女,10岁,2周前曾发热4天、咽痛、全身肌肉痛,后退热,自感无不适,2天来感乏力、胸闷、心口不适、憋气、查体:心音低钝,心律不齐,ECG:5次/分~6次/分室性期前收缩,心率104次/分,两肺(-)。
其杂音特点是
A: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杂音 B: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 C:胸骨左缘第4肋间连续性杂音 D:胸骨左缘第4肋间收缩期杂音 E:胸骨左缘第2肋间舒张期杂音
退热期可出现()
A:氯潴留 B:钠潴留 C:水肿 D:脱水 E:水中毒
退热期的特点是( )
A:散热大于产热 B:产热大于散热 C: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 E: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
退热期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大于散热 B:产热等于散热 C:散热大于产热 D:产热障碍
发热退热期特点是()。
A:血压上升 B:竖毛肌收缩 C:汗腺分泌增加 D:皮肤血管扩张 E:寒战加重
退热期
退热期可导致()
A:Na+潴留 B:Cl-潴留 C:水潴留 D:脱水 E:出汗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