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的极性是由侧链基团的()基提供的,天冬酰胺和氨酰胺的极性是由其()引起的,而半胱氨酸的极性则是因为含()的缘故。

已知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63H103N17S2的多肽,其中含有2个天冬酰胺。在上述多肽中最多有肽键()

A:17个 B:16个 C:15个 D:14个

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6,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xHyOzN17S2的一条多肽链,有2个天冬酰胺参与组成该多肽链。则该多肽的分子质量最大约为()

A:1638 B:1854 C:1890 D:2142

已知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63H103N17S2的多肽,其中含有2个天冬酰胺。在上述多肽中最多有肽键()

A:17个 B:16个 C:15个 D:14个

以含:有CAA重复序列的人工合成多核苷酸链为模板,在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体系中能合成3种多肽:多聚谷氨酰胺、多聚天冬酰胺、多聚苏氨酸,已知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的密码子分别为CAA和AAC,则苏氨酸的密码子为

A:CCA B:ACC C:CAC D:ACA E:AAA

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 L-天冬酰胺酶 + 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特性;表中①应为();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专一性;抑制;能合成L-天冬酰胺酶(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

左旋天冬酰胺酶治疗急性白血病时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口腔及其他黏膜溃疡 B:过敏反应 C:心脏损害 D:神经炎

左旋天冬酰胺酶治疗急性白血病时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口腔及其他黏膜溃疡 B:过敏反应 C:心脏损害 D:神经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