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0岁,四肢,躯干烧伤,面积70%,其中I3度占20%,深I2度占50%。由于初期抗休克治疗及创面治疗不当,6天后高热,谵妄,周身皮疹,创面有较多黄稠脓性分泌物。
该病人经血,尿检查及培养,上述诊断成立。此时应如何处理
A:加大已应用的广谱抗生素量 B:输血抗休克治疗 C:药物降温 D:停止使用原抗生素,改用抗真菌药物 E:人工冬眠治疗
患者男性,35岁。饱餐后突然发生上腹剧痛,蔓延至全腹8小时,腹痛呈持续性。体检:全腹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监测生命体征,发现患者血压70/40mmHg,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仍不好转,此时应
A:快速输血 B:继续抗休克治疗 C:大剂量抗生素治疗 D:尽快手术探查 E:抗休克同时行手术治疗
创伤伤员现场抗休克的主要措施是
A:止血 B:扩容 C:抗休克 D:吸氧 E:快速运送
抗休克时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之一,小剂量时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并扩张肾和胃肠道等内脏器官血管,大剂量时具有受体作用,可增加外周阻力。
抗休克时,主要是取其
A:扩张内脏血管的作用 B:收缩外周血管的作用 C:强心作用 D:强心作用和扩张内脏血管作用 E:强心、扩张内脏血管及收缩外周血管的作用
以下抗胆碱能药物在抗休克中的应用和作用,不包括
A:抗胆碱能药物包括阿托品、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 B:抗休克较常用的是山莨菪碱(654-2) C:对抗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使血管舒张,从而改善微循环效果较明显 D: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降低白三烯、前列腺素的释放而保护细胞 E: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改善心泵功能
某男性患者,37岁,因体表烧伤入院,估计深Ⅱ度面积为15%,Ⅲ度面积为25%。
患者入院经抗休克治疗,3天来病情好转,其下一步的治疗应是
A:继续补液抗休克 B:联合应用抗生素抗感染 C:创面湿敷,使焦痂脱落 D:分期切除焦痂,创面植皮 E:焦痂干固脱落再处理
创伤伤员现场抗休克的主要措施是( )
A:止血 B:扩容 C:抗休克 D:吸氧 E:快速运送
严重电击伤抗休克治疗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补液抗休克维持尿量50ml/h以上 B:应用利尿剂 C:碱化尿液给予NaHCO3 D:按体表所见烧伤面积计算补液量 E:观察尿量,结合体征及实验室监测,随时调整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