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0岁。高热待查,体温39.8℃,遵医嘱行乙醇拭浴降温。
乙醇拭浴降温的主要机制是
A:渗透散热 B:传导散热 C:蒸发散热 D:对流散热 E:辐射散热
患者女,40岁。高热待查,体温39.8℃,遵医嘱行乙醇拭浴降温。
乙醇拭浴后观察降温效果,为患者测体温应在拭浴后
A:5分钟 B:15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患者王某,男性,30岁,体温39.8℃,遵医嘱行乙醇擦浴降温。
为了观察降温效果,测体温应在擦拭浴后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患者男,45岁。主因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送入急诊科,经抢救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给患者使用巴比妥类药物,戴冰帽,放冰袋(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降温等脑复苏治疗,心肺脑复苏后经过复苏后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无并发症痊愈出院。
关于脑复苏时的降温,正确的是
A:低温可使大脑对缺氧的耐受增强 B:降温前先戴冰帽,放冰袋,后用辅助降温药 C:复温时先停辅助降温药,后撤除冰袋 D:降温的目的是将体温降至正常 E:最好能将体温降至28℃
患者男,32岁。因脑外伤入院。神志不清,查体:体温39.8℃,脉搏65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0/90mmHg,医嘱给予降温,静脉滴注甘露醇。
此时最主要的降温方式是
A:乙醇拭浴 B:温水拭浴 C:腋窝置冰袋 D:头部戴冰帽 E:腹股沟置冰袋
患者男性,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
护士采取降温效果最好的物理降温措施是
A:使用冰袋 B:戴冰 C:冷湿敷 D:乙醇拭浴 E:冰囊冷敷
患者女,37岁。自缢后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复苏后,为防治脑水肿给予脱水,降温治疗,维持肺功能稳定。
关于降温治疗,不正确的是
A:体温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 B:病人出现体温上升趋势或痉挛表现时,应立即开始降温 C:降温前用丙嗪类,地西泮,硫喷妥钠等防止寒战 D:降温时先脑部降温,再行全身降温 E:复温时逐步撤除冰袋,同时停用降温辅助药
患儿,男,8岁,因发热而入院治疗,体温39.5℃,需给予物理降温
为患儿降温,宜使用的灌肠法是()。
A:大量不保留灌肠 B:小量不保留灌肠 C:保留灌肠 D:结肠灌洗 E:口服高渗溶液清洁灌肠
患儿男,2岁。因白血病,肺部感染入院。上午10时测体温39.8℃,给与降温。
给与该患儿的降温方式是
A:冰袋 B:冰帽 C:冰槽 D:乙醇拭浴 E:温水拭浴
患儿男,2 岁。因白血病,肺部感染入院。上午 10 时体温 39.8C,给予降温。
给予该患儿的降温方式是
A:冰袋 B:冰帽 C:冰槽 D:乙醇拭浴 E:温水拭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