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0岁,因“左臂弥散性疼痛1周”来诊。8个月前桡骨曾因骨折用夹板治疗。诊断为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反射性营养不良症)。
不支持该诊断的证据通常是
A:整个手臂感觉过敏 B:小剂量非甾体消炎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C:桡骨X线片:桡骨脱钙 D:情绪激动时疼痛加重 E:伴有睡眠功能障碍
患者男,40岁,因“左臂弥散性疼痛1周”来诊。8个月前桡骨曾因骨折用夹板治疗。诊断为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反射性营养不良症)。
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药物是
A:抗惊厥药,抗抑郁药,阿片类药 B:非甾体消炎药和辅助药 C:弱阿片类药和辅助药 D:局部麻醉药和抗心律失常药 E:作用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药物
女性,5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加x10
/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
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泼尼松加量 B:脾切除 C:服用叶酸 D:预防性输血小板 E:骨髓移植
女性,5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20x10
/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
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泼尼松加量 B:脾切除 C:服用叶酸 D:预防性输血小板 E:骨髓移植
某女,56岁,2年前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直服用强的松治疗。近1个月来,高热,咳嗽.咳痰伴有呼吸困难,胸片示双肺粟粒性阴影,大小密度分布均匀
最可能的诊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
A: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B:肺癌 C:肺炎 D:肺化脓 E:肺间质纤维化
某女,46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规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20×10
/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治疗。
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泼尼松加量 B:脾切除 C:服用叶酸 D:预防性输血小板 E:骨髓移植
某女性患者,37岁,因自服甲胺磷300ml后昏迷2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经抢救治疗后第3天病情稳定,神志清楚。
患者经治疗后6天,病情好转,但在第7天突发死亡,考虑为迟发性猝死,其原因最可能是
A:反跳 B:毒物对心脏的迟发性毒作用 C:解毒药物的副作用 D:肺栓塞 E: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呼吸肌无力
某女性患者,56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20×10
/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
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泼尼松加量 B:脾切除 C:服用叶酸 D:预防性输血小板 E:骨髓移植
某女性患者,46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规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20×10
/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治疗。
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泼尼松加量 B:脾切除 C:服用叶酸 D:预防性输血小板 E:骨髓移植
某女,46岁,阵发性高血压3年余,最高190/120mmhg,伴头疼、头晕等症状,诊断为"高血压病",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显著,入我院心内科进一步诊断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最高达200/125mmHg。查腹部B超及CT均提示右肾上腺有一3cm×3cm×4cm大小的实质性肿物。初步诊断为"右肾上腺占位"转入泌尿外科继续检查治疗。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高血压病 B:皮质醇增多症 C:醛固酮增多症 D:嗜铬细胞瘤 E:肾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