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3岁,主因间断转氨酶升高5年,腹泻5 d,呕血,柏油样便2 d,烦躁不安1 d急诊入院。入院查体:T 38.2 ℃,P 96次/min,R 18次/min, Bp 12/8 kPa(90/60 mmHg),肝病面容,贫血貌,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皮肤,巩膜黄染,两肺未闻及啰音,全腹部轻压痛和反跳痛,肝浊音界存在,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压陷性水肿,生理反射存在,巴宾斯基征(+_)。

此时诊断考虑(提示:实验室检查:血 WBC 5.6x10/L,N 0.85,Hb 59 g/L,PLT 7x10/L,血淀粉酶200 U/L(Somogyi法),血HBsAg阳性,血总胆红素48 μmol/L, 血直接胆红素30 μmol/L,血ALT 82U/L,血ALB 25 g/L,血氨100 mmol/L,AFP 120 μg/L;腹腔积液黄,微浑,细胞总数1.2x10/L,白细胞数0.7x10/L,Rivalta试验阳性,蛋白30 g/L,比重1.019。)

A:肝性脑病 B: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C:上消化道出血 D:失血性休克 E:消化性溃疡 F:原发性肝癌 G:机械性肠梗阻 H:自发性腹膜炎

男性,32岁。因呕血300ml,黑便2次伴晕厥抬送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肠鸣音增多。化验:血HGB78g/L,HBSAg阳性,血清总蛋白65g/L,白蛋白31g/L。

最可能的出血原因是

A:肝炎后肝硬化并胆道出血 B:肝炎后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肝炎后肝硬化并贲门黏膜撕裂 D: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 E: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

患者,男性,46岁。因黑便,伴呕吐3日入院,病前有10余年胃溃疡病史,查体:贫血貌,皮肤无黄染,左锁骨上内侧可触及质硬而固定的淋巴结。

入院后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呕血,呕出暗红色血液700ml,此时,对该患者要采取的首要护理措施是

A:卧床休息,安慰患者 B: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C:监测心率,体温,呼吸变化 D:给氧 E:血红蛋白测定

某女性患者,32岁,因黑色稀便4天入院。近4天来,每天解黑色稀便3次,每次约1.50g。患者有多年上腹部隐痛史,常有夜间痛、饥饿痛,进食可缓解。体格检查:贫血貌,皮肤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

入院后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呕血,呕出暗红色血液600ml。此时,对该患者要采取的首要护理措施是

A:监测心率、体温、呼吸变化 B: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C: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心理支持 D:给氧 E:血常规检查

某女性患者,59岁,因皮肤粘膜黄染.活动后心慌2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率112次/分,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低增生性MDS鉴别时,后者可以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可出现肝脾肿大 B:伴骨髓纤维化 C:骨髓涂片存在三系血细胞病态造血 D:活检发现ALIP E:可能存在染色体改变 F:巨核细胞增多,小巨核细胞罕见

某男,33岁。因呕血300ml,黑便2次伴晕厥抬送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肠鸣音增多。化验:血HGB78g/L,HBSAg阳性,血清总蛋白65g/L,白蛋白31g/L。

最可能的出血原因是

A:肝炎后肝硬化并胆道出血 B:肝炎后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肝炎后肝硬化并贲门黏膜撕裂 D: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 E: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

某女性患者,59岁,因皮肤粘膜黄染.活动后心慌2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率112次/分,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低增生性MDS鉴别时,后者可以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可出现肝脾肿大 B:伴骨髓纤维化 C:骨髓涂片存在三系血细胞病态造血 D:活检发现ALIP E:可能存在染色体改变 F:巨核细胞增多,小巨核细胞罕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