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4岁,因“活动后气促2年,加重1个月”来诊。查体:发育正常,无发绀,胸廓无畸形,HR 9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I3/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室内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以右心房,右心室为主,左肺动脉段膨出。心脏超声: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观示冠状静脉窦扩张,内径约12 mm。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的诊断包括(提示 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右心室明显增大,左心室偏小。肺动脉内径增宽。房间隔后下部回声失落约27 mm,缺损靠近下腔静脉口,室间隔连续。冠状静脉窦增粗约12 mm,开口于右心房,向上追踪可见永存左上腔静脉,内径约14 mm,未探及右上腔静脉。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房水平探及大量左向右分流。)

A: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B:永存左上腔静脉 C:无顶冠状静脉窦 D: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E:右上腔静脉缺如 F:三房心

女孩,6岁,体检发现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粗糙收缩期杂音伴震颤,第二心音亢进伴分裂。

超声心动图最可能发现

A:右室右房肥大 B:右心室肥大 C:左室左房扩大 D:室间隔肥厚 E:心脏无变化

女性,5岁。体检发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粗糙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超声心动图最可能的发现为

A:左室左房扩大 B:左右心室肥大 C:右室右房肥大 D:心腔无变化 E:室间隔肥厚

患儿女,10岁,自幼体弱,发育营养差,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I3级粗糙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亢进,肺(-),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心电图:电轴不偏,P波增宽,双峰,V导联R波+S波为7mV。X线胸片显示肺血增多,心影中度增大。

若临床上出现发绀,听诊的表现为

A:收缩期杂音较前增强 B:收缩期杂音减弱甚至消失 C:出现舒张期杂音 D:出现连续性杂音 E:第二心音消失

患儿男,4岁,来门诊就诊。6个月起发现患儿平日活动后气促,口周发绀。体检:体重13kg,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I1级喷射性杂音,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减弱。

此患儿于一次哭闹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加重,惊厥。最可能的诊断为

A:呼吸窘迫综合征 B:呼吸衰竭 C:心力衰竭 D:脑缺氧发作 E:因血液黏稠而产生脑栓塞

患儿5岁,自6个月起出现发绀,逐渐加重,有昏厥史,无肺炎史。查体:发绀明显,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I2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股动脉血氧饱和度80%,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大。

当该患儿发生高热,呕吐和腹泻等情况时,应注意补充液体,否则容易发生下列哪种情况

A:脑缺氧发作 B:脑栓塞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心力衰竭 E:肺炎

某女性患者,5岁,体检发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粗糙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超声心动图最可能的发现为

A:左室左房扩大 B:左右心室肥大 C:右室右房肥大 D:心腔无变化 E:室间隔肥厚

某女性患儿,出生后4个月开始出现发绀,气促。查体:听诊胸骨左侧缘2~3肋间隙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消失。X线胸片如下图所示。

从胚胎发育角度看,哪种畸形为该病的主要畸形

A:右心室漏斗部狭窄 B:膜部室间隔缺损 C:主动脉骑跨 D:房间隔缺损 E:右心室肥厚 F:左心室肥厚

下列哪一项对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第一心音发生于心室收缩期,第二心音发生于心室舒张期 B:第一心音主要是左右房室瓣同时突然关闭而产生的振动音,第二心音是左右半月瓣同时关闭所产生的震动音 C:第一心音音调低,第二心音音调高 D:第一心音持续时间长,第二心音持续时间短 E: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与动脉搏动同时出现

某患儿,男,14岁,因“活动后气促2年、加重1个月”来诊。查体:发育正常,无发绀,胸廓无畸形,HR 9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室内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以右心房、右心室为主,左肺动脉段膨出。心脏超声: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观示冠状静脉窦扩张,内径约12 mm。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的诊断包括 ( 提示 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右心室明显增大,左心室偏小。肺动脉内径增宽。房间隔后下部回声失落约27 mm,缺损靠近下腔静脉口,室间隔连续。冠状静脉窦增粗约12 mm,开口于右心房,向上追踪可见永存左上腔静脉,内径约14 mm,未探及右上腔静脉。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房水平探及大量左向右分流。)

A: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B:永存左上腔静脉 C:无顶冠状静脉窦 D: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E:右上腔静脉缺如 F:三房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