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5岁,左上腹胀伴纳差,消瘦乏力两个月。有轻度贫血貌,胸骨轻度压痛,脾脐下4cm。白细胞250x10
/L,分类中有较多中晚幼粒细胞。骨髓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改变。
如果本例以后多次骨髓穿刺均干抽,骨髓活栓银染色显示网状纤维明显增生,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B:血吸虫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纤维化 D:类白血病反应 E:血小板增多症合并骨髓纤维化
患者,女性,46岁。因乏力,左上腹部饱胀就诊。查体:贫血貌,胸骨压痛明显,脾肋下5cm,质地坚硬。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5g/L,WBC为38x10
/L,分类以中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嗜碱性粒细胞为8%,血小板为200x10
/L。骨髓穿刺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骨髓象特征。
如果病人以后出现干抽现象,骨髓活检银染色显示网状纤维明显增生,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B:急粒变 C:急淋变 D:慢粒合并骨髓纤维化 E:类白血病反应
患者女,39岁,以"四肢麻木伴皮肤瘙痒3年"为主诉入院。患者偶有无明显诱因的头晕,逐渐加重,时有多汗,四肢麻木伴皮肤瘙痒,偶有眼花,视物不清。查体:面色潮红,口唇干,色暗红,结膜略充血。辅助检查:肝胆脾彩超示肝实质回声增强,脾大。血常规:白细胞14.25x10
/L,血红蛋白198g/L,血小板448x10
/L。骨髓象检查示"骨髓增生性疾病"。
下列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脾功能亢进 E:多发性骨髓瘤 F: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G: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H: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I: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J: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19岁,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黄.20天前开始反复畏寒发热,体温波动于38~41℃之间,无咽痛,咳嗽,腹痛,腹泻及尿频,尿急,尿痛.血常规示三系细胞减低.胸片示"支气管周围炎".胸骨,髂骨两次骨髓穿刺均为"干抽",给予"先锋必","万古霉素"及激素治疗后体温曾恢复正常,血三系细胞也有所回升,停用激素及抗生素减量后体温再升高,并双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体检:T 37.5℃.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肝肋下未触及,质中无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皮温正常,但双膝关节活动受限。
纤维增生型MDS与急性骨髓纤维化鉴别诊断中,以下哪些是纤维增生型MDS的骨髓特点
A:骨髓切片内正常的组织结构丧失 B:增生异常活跃的同时伴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 C:三系细胞病态发育 D:造血前体细胞显著减少 E:脂肪组织减少甚或消失
某女,36岁,左上腹胀伴纳差,消瘦乏力两个月。有轻度贫血貌,胸骨轻度压痛,脾脐下4cm,白细胞250×10
/L,分类中有较多中晚幼粒细胞。骨髓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改变。
如果本例以后多次骨髓穿刺均干抽,骨髓活栓银染色显示网状纤维明显增生,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B:血吸虫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纤维化 D:类白血病反应 E:血小板增多症合并骨髓纤维化
某女,36岁,左上腹胀伴纳差,消瘦乏力两个月。有轻度贫血貌,胸骨轻度压痛,脾脐下4cm,白细胞250×10
/L,分类中有较多中晚幼粒细胞。骨髓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改变。
如果本例以后多次骨髓穿刺均干抽,骨髓活检银染色显示网状纤维明显增生,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B:血吸虫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纤维化 D:类白血病反应 E:血小板增多症合并骨髓纤维化
关于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表述正确的是()
A: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并非肿瘤 B:本病恶变者少,恶变时出现大量软骨组织转变为软骨肉瘤 C:患者多为青年或儿童,女性多于男性,除颅骨外四肢骨骼亦可受累 D:女性伴有内分泌功能紊乱,如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Cushing病等,则称为Albright综合征 E:CT检查可分为三种类型:囊肿型、硬化型、混合型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特点是()
A:骨小梁增生 B:骨内纤维组织减少 C:骨内纤维组织增多 D:骨膜增生 E:骨皮质增生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常见病理特征有( )。
A:病变时骨内有大量纤维组织 B:骨小梁形态不一 C:骨小梁周围大量成骨细胞 D:增生纤维中血管较少 E:纤维组织可以直接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