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职称医古文考试
文选综合练习
文选综合练习
更新时间:
类别:职称医古文考试
251、
“简悫贞良”的正确译释是()
252、
在“学精于医,得金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中,“旁”之义为()
253、
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褊”之义为()
254、
在“已而求见愈笃”中,“笃”之义为()
255、
在“遂北面再拜以谒”中,“北面”之义为()
256、
在“即授以刘、张、李诸书,为之敷扬三家之旨”中,“敷扬”之义为()
257、
在“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中,“涣焉”之义为()
258、
在“文懿得末疾”中,“末”之义为()
259、
在“然有阴虚火动,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又当消息而用之”中,“消息”之义为()
260、
在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中,“指归”之义为()
261、
在“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诸”之义为()
262、
以下除……之外,都不是“脉大无伦”中,“伦”之释义()
263、
在“此阴虚而阳暴绝也,盖得之病后洒且内”中,“盖”之义为()
264、
在“须淡食以养胃,内观以养神”中,“内观”之义为()
265、
以下除……之外,都不是“辟如滴水之器中”中,“辟”的释义()
266、
在“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中,“浼”之义为()
267、
在“时其节宣以忠养之”中,“节宣”是指()
268、
在“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蓍龟”之义为()
269、
在“翁在婺得道学之源委”中,“源委”之义为()
270、
在“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中,“一”之义为()
271、
在“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中,“溥”之义为()
272、
在“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中,“谅”之义为()
273、
在“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中,“排”之义为()
274、
在“参膏成,三饮之苏矣”中,“苏”之义为()
275、
在“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中,“处”之义为()
276、
在“世称太无先生,宋理宗朝寺人”中,“寺人”之义为()
277、
在“使人奋迅感慨激厉之不暇”中,“不暇”之义为()
278、
在“四方以医来迎者,遂辐辏于道中”中,“辐辏”之义为()
279、
在“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今译是()
280、
在“当世以布衣称作者”中,“称”之义为()
281、
以下与“当世以布衣称作者,无虑数十家”中,“无虑”之义无关的是()
282、
在“乃若质行雅驯,则余窃多江民莹”中,“乃若”之义为()
283、
在“乃若质行雅驯”中,“雅驯”之义为()
284、
在“则余窃多江民莹”中,“多”之义为()
285、
在“遗季公民璞书”中,“遗”之义为()
286、
在“平生知我者,唯季若汪中丞”中,“若”之义为()
287、
在“愿季为状,中丞为铭”中,“季”之义为()
288、
在“乃今要我以平生之言”中,“要”之义为()
289、
在“奈何负民莹地下”中,“负”之义为()
290、
在“摭其轶事志之”中,“轶事”之义为()
291、
在“赠尚书郎终慕公第三子也”中,“赠”之义为()
292、
在“幼负奇气,顾犹跳梁”中,“负”之义为()
293、
在“顾犹跳梁”中,“顾”之义为()
294、
在“顾犹跳梁”中,“跳梁”之义为()
295、
在“母郑安人以暴疾终,既含不瞑”中,“安人”之义为()
296、
在“母其以二三子未树邪”中,可以代替“其”的是()
297、
在“所不夙夜以求无忝者,有如此木”中,“有如”的特有意义为()
298、
在“有如此木”中,“木”之义为()
299、
在“自是折节为学,务以身先季公”中,其中“先”之义具体是指()
300、
在“吴先生间得李献吉诗若干篇”中,“间”之义为()
301、
在“父命之商,民莹则商,孳孳务修业”中,“修业”之义为()
302、
在“自愤不务稼而罪岁凶”中,“凶”之义为()
303、
在“遂下帷读书”中,“下帷”之义为()
304、
在“民莹愀然曰:季子游困而归,犹发愤起”中,“愀然”之义为()
305、
在“而忘而母不瞑邪”中,后一个“而”之义为()
306、
在“一夕呕血数升,延医十余曹”中,“曹”之义为()
307、
在“递病递瘳盖十年往矣”中,“往”之义为()
308、
在“显亲扬名,即男子所有事,彼亦傥然而来者耳”中,“傥然”之义为()
309、
在“顾轻身以希必获,谓父母遗体何”中,“顾”之义为()
310、
在“遂谢学官,罢举子业”中,“谢”之义为()
311、
在“遂谢学官,罢举子业”中,“罢”之义为()
312、
在“日键关,坐便坐”中,“键”之义为()
313、
在“日键关,坐便坐”中,“便坐”之义为()
314、
在“不问梱外事”中,“梱”之义为()
315、
在“即家务左右棼起”中,“棼”之义为()
316、
在“由是就业益多,神益王矣”中,“益”之义为()
317、
在“民莹属辞尔雅”中,“属词”之义为()
318、
在“民莹属辞尔雅”中,“尔雅”之义为()
319、
在“藉藉称名家”中,“藉藉”之义为()
320、
在“邑人王仲房……亦皆负论著而薄诸生”中,“负”之义为()
321、
在“亦皆负论著而薄诸生”中,“薄”之义为()
322、
在“乡大夫游汝潜、汪正叔、方定之则尤推毂民莹”中,“推毂”之义为()
323、
在“郡中人士翕然附之”中,“翕然”之义为()
324、
在“会民璞徙官留都,则之留都,习朝市之隐”中,“习”之义为()
325、
在“习朝市之隐”中,“朝市”之义为()
326、
在“所至未尝通谒,而缙绅学士争愿从游”中,“缙绅”是士大夫,从修辞上讲是属于()
327、
在“楚有七泽,泱泱乎大观”中,“泱泱”之义为()
328、
在“其士闳廓而多材”中,“闳廓”之义为()
329、
在“秣陵为高皇帝故都,衣冠文物盛矣,四方豪杰,分曹而仕”中,“曹”之义为()
330、
在“四方豪杰,分曹而仕,伏轼而游”中,“伏轼”之义为()
331、
在“秣陵为高皇帝故都……盖士之渊薮也”中,“渊薮”之义为()
332、
在“中道应宿刲股进之”中,“刲股”的译释应当是()
333、
与“幸少间,亟乘舟就舍”中“间”同义的是()
334、
在“居常于于近人”中,“于于”之义为()
335、
在“及其操直言,引当否,不取苟容”中,“苟容”之义为()
336、
在“岁饥,浙有司下遏粜令”中,“粜”之义为()
337、
在“某子甲,以赀爵万户,会有疾,侮诸医”中,“侮”之义为()
338、
在“民莹过万户家,让万户”中,“让”之义为()
339、
在“公能以富贵骄人矣”中,“骄”之义为()
340、
在“亦能以富贵下士乎”中,“下”之义为()
341、
在“其于国事,则尤惓惓”中,“惓惓”之义为()
342、
在“尝著论言备边事,犁然可采”中,“犁然”之义为()
343、
在“藉第令得志,其画策何可胜穷”中,“画策”之义为()
344、
在“乃今食不过上农,年不逮中寿”中,“逮”之义为()
345、
在“配临溪吴氏,举子三”中,“举”之义为()
346、
在“岁饥,浙有司下遏粜令”中,“有司”之义为()
347、
在“尔有文德,恶用珪璋”中,“珪璋”之义为()
348、
在“兹当大事,将卜所宜”中,“卜”之义为()
349、
在“相彼梁木,胡然而先拨”中,“拨”之义为()
350、
在“渐江东渐”中,后一个“渐”字之义为()
351、
在“渐江东渐,厥有新阡”中,“阡”之义为()
352、
在“君子归止,是日九原”中,“归止”之义为()
353、
在“君子归止,是日九原”中,“九原”之义为()
354、
在“家人之产,廑有存焉”中,“廑”之义为()
355、
在“顾轻身以希必获,谓父母遗体何”中,“轻身”之义为()
356、
在“若乃质行雅驯,则余窃多江民莹”中,“质行”之义为()
357、
在“顾轻身以希必获,谓父母遗体何”中,“遗体”之义为()
358、
在“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没”之义为()
359、
在“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中,“乖”之义为()
360、
在“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中,“从衡”之义为()
361、
在“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中,“患”之义为()
362、
在“迄孝武世,书缺简脱”中,“书”之义为()
363、
在“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中,“闵”之义为()
364、
在“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中,“诏”之义为()
365、
在“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中,“条”之义为()
366、
在“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中,“卒”之义为()
367、
在“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之义为()
368、
在“用度针石汤火之所施”中,“度”之义为()
369、
在“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中,“府”之义为()
370、
在“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物之滋”中,“假”之义为()
371、
在“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中,“因”之义为()
372、
在“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中,“平”之义为()
373、
在“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中,“及”之义为()
374、
在“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中医”是指()
375、
在“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中,“际”之义为()
376、
在“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中,“寿考”之义为()
377、
在“聊以蘯意平心”中,“聊”之义为()
378、
在“同死生之域”中,“同”之义为()
379、
在“而无怵惕于胸中”中,“怵惕”之义为()
380、
在“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中,“述”之义为()
381、
在“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中,前一“生”字之义为()
382、
在“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中,“序”之义为()
383、
在“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中,“守”之义为()
384、
在“今其技术晻昧”中,“晻昧”之义为()
385、
以下句中的“书”作“文字”讲的是()
386、
从《汉书·艺文志,序》可知,西汉成帝时,负责校勘医书的人是()
387、
在“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中,“之”代指()
388、
从《汉书艺文志序》可知,西汉曾组织人力系统地整理古代书籍,先后全面负责这一工作的是()
389、
在“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中,“焉”是指代()
390、
以下只有哪个不是刘歆《七略》中的内容()
391、
在“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中,“秀”之义为()
392、
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中,“企踵”之义为()
393、
在“卒然遭邪风之气”中,“卒”之义为()
394、
在“降志屈节,钦望巫祝”中,“钦”之义为()
395、
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之义为()
396、
在“赍百年之寿命,持主贵之重器”中,“重器”是指()
397、
在“厥身已斃,神明消灭”中,“厥”之义为()
398、
在“进不能爱人知人”中“进”之义为()
399、
在“进不能爱人知人”中,“知”之义为()
400、
在“退不能爱身知己”中,“退”之义为()
401、
在“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中,“冰谷”喻义为()
402、
在“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中,“稔”之义为()
403、
在“感往昔之沦丧”中,“感”之义为()
404、
在“伤横夭之莫救”中,“伤”之义为()
405、
在“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中“并”之义为()
406、
在“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中,“理致”之义为()
407、
在“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中,“演”之义为()
408、
在“相对斯须,便处汤药”中,“相”之义为()
409、
在“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中,“参”之义为()
410、
在“短期未知决诊”中,“短期”之义为()
411、
在“九候曾无舅髴”中,“舅髴”之义为()
412、
在“所谓管窥而已”中,“管窥”之义为()
413、
在“学则亚之”中,“亚”之义为()
414、
以下句中的“见”表被动义的是()
415、
在“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中,“识”之义为()
416、
在“明堂阙庭,尽不见察”中,“明堂阙庭”之义依次为()
417、
在“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尚”之义为()
418、
在“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事”之义为()
419、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这表示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的()
420、
在“夫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中,“肇基”之义为()
421、
在“三木肇基,五行俶落”中,“俶落”之义为()
422、
在“与方土岐伯、雷公主伦,备论经脉,旁通问难”中,“旁”之义为()
423、
在“详究义理,以为径论。故后世可得依而畅焉”中,“畅”之义为()
424、
在“余缅寻圣人设教,欲使家家仙学,人人自晓”中,“缅寻”之义为()
425、
在“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中,“将”之义为()
426、
在“盖闻天地之大德日生”中,“生”之义为()
427、
在“盖闻天地之大德日生,运阴阳以播物”中,“播”之义为()
428、
在“含灵之所保日命,资亭育以尽年”中,“亭育”之义为()
429、
在“饮食伺釁,成肠胃之眚”中,“眚”之义为()
430、
在“五味或爽,时味甘辛之节”中,“爽”之义为()
431、
在“易愆寒燠之宜”中,“愆”之义为()
432、
在“饮食伺釁”中,“釁”之义为()
433、
在“范金揉木,逐欲上道方滋”中,“范”之义为()
434、
在“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中,“遘”之义为()
435、
在“幾纁肤腠,莫知救止”中,“幾”之义为()
436、
在“渐固膏肓,期于夭折”中,“期”之义为()
437、
在“功侔造化,恩迈财成”中,“侔”之义为()
438、
在“功侔造化,恩迈财成”中,“造化”之义为()
439、
在“自时厥后,以迄于今”中,“时”之义为()
440、
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
441、
在“与桐、雷众记,颇或踳驳”中,“踳驳”之义为()
442、
下列不为异体字的一组是()
443、
首创部首检字法的是()
444、
以下不能作时间副词的是()
445、
下列句中的“其”未作语气副词的是()
446、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是()
447、
下列句中有使动用法的是()
448、
医家莫肯任怨,则惟芩惟梗。此句意谓()
449、
“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中的“故”义为()
450、
“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此句的宾语是()
451、
下列词中,属于词义转移的一组是()
452、
“摭陶氏之乖违”中的“摭”义为()
453、
以下错写繁体字的是()
454、
以下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455、
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作人称代词的是()
456、
“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中的“寻”义为()
457、
以下句中“治”为“学习”“研究”义的是()
458、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中“逆”的意思是()
459、
“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中“怵惕”义为()
460、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义为()
461、
“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口给”意思是()
462、
“运阴阳以播物”中“播”的意思是()
463、
“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中“命世”的意思是()
464、
“去圣寝远,其学难精”中“寝”的意思是()
465、
“巨细通融,歧贰毕彻”中“毕”的同义词是()
466、
“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中“直”义为()
467、
“格于医道,掌其政令”中“格”义为()
468、
在“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中“较”是()
469、
“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中“偏”的正确解释是()
470、
在“此而不书,乌乎书”中有宾语前置现象,其中前置了的宾语是()
471、
“大开铺肆,高揭榜额”一句中,“揭”是()
472、
“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一句中,“经权”是()
473、
“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一句中,“会”是()
474、
下列句中不含表“如果”义词的是()
475、
不属于《说文》“心”部首的是()
476、
以下繁体字书写正确的是()
477、
以下形符类属不能相通的是()
478、
“颇”的本义是()
479、
在下列各词的演变中,属于词义转移的一组是()
480、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是许慎给“六书”中哪一种所下的定义()
481、
《经传释词》一书专门讨论先秦两汉古籍中的()
482、
属于词的本义的是()
483、
为古书作注释开始于()
484、
在“去其旧而新是图”中,“新是图”的语序特点是()
485、
“脾之为言并也”中的“之为言”用以()
486、
利用同书祖本或同书别本对照校勘的方法称为()
487、
一般认为干支纪年始于()
488、
“嘉庆十有七年壮月既望”中的“壮月”指()
489、
“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岁”中的“承乏”,其修辞手法为()
490、
《中国医籍通考》属于()
491、
“核,胡革反。”其读音为()
492、
我国最早的训诂专书是()
493、
近义词互相解释或用引申义解释本义,其注释术语为()
494、
“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中的“日记”是()
495、
“此寒哕也,法宜温”的“法”具有状语功能,表示()
496、
“随疮势之大小,灸艾壮之多少”句所用修辞手法为()
497、
“弧精于内,气耗于外。”(《素问·汤液醪醴论》)顾观光注:“弧精二字误倒,当依《圣济总录》乙转。”原
498、
《说文解字》的排检方法是()
499、
标点正确的是()
500、
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中,“尔”的意义是()
<<
1
2
3
>>
最新试卷
医古文(综合练习)
《丹溪翁传》
文意理解
古代文化知识
医俗亭记
赠贾斯诚序
诸医论-吕复
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
医古文重点句子语译
《难经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