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岁半,全牙列反,父亲是反面型。上前牙唇倾度正常,下前牙直立,反覆盖5mm,反覆

该患者反形成的可能机制是

A:遗传 B:上颌骨发育不足 C:下颌骨发育过度 D: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 E:功能性前牙反

常用的DNA聚合酶主要有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1,Taq DNA聚合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1Klenow片段,T4 DNA聚合酶,T7 DNA聚合酶,反转录酶等。

所有的DNA聚合酶都具有

A:3′→5′聚合酶活性 B:5′→3′聚合酶活性 C:5′→3′核酸外切酶活性 D:3′→5′核酸外切酶活性 E:内切酶活性

常用的DNA聚合酶主要有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1,Taq DNA聚合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1Klenow片段,T4 DNA聚合酶,T7 DNA聚合酶,反转录酶等。

能够体外合成cDNA的聚合酶是

A:TaqDNA聚合酶 B:T4 DNA聚合酶 C:反转录酶 D:Klenow酶 E:DNA聚合酶I

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4周内尿蛋白转阴( )

A: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高度) B:肾病综合征对激素部分敏感 C:肾病综合征对激素耐药 D:肾病综合征对激素依赖 E: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

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8周内尿蛋白转阴( )

A: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高度) B:肾病综合征对激素部分敏感 C:肾病综合征对激素耐药 D:肾病综合征对激素依赖 E: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

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8周内水肿消退,但尿蛋白仍+~++( )

A: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高度) B:肾病综合征对激素部分敏感 C: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抵抗 D:肾病综合征对激素依赖 E: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

患儿苏某,男性,5岁,要求矫治前牙反。直面型,乳前牙反。乳牙列完整。

如果乳牙反是骨性的,则下面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父亲或母亲往往存在前牙反,同时伴有凹面型 B:下颌闭合道圆滑,且往往存在下前牙代偿性舌倾现象 C:乳前牙反覆盖往往较大 D:可以伴发下颌高角现象 E:进入替牙期反可能自行解除 F:第二乳磨牙的终末平面为近中接替关系

患儿高某,男性,4岁半,全牙列反,父亲是反面型。上前牙唇倾度正常,下前牙直立,反覆盖5mm,反覆

该患者反形成的可能机制是

A:遗传 B:上颌骨发育不足 C:下颌骨发育过度 D: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 E:功能性前牙反

某男性患者,4岁半,全牙列反,父亲是反面型。上前牙唇倾度正常,下前牙直立,反覆盖5mm,反覆

该患者反形成的可能机制是

A:遗传 B:上颌骨发育不足 C:下颌骨发育过度 D: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 E:功能性前牙反

某男性患者,9岁,面中份凹陷,面下1/3高度偏小,下颌前伸,前牙反,可退至切。磨牙近中关系,ANB0°。上前牙略内倾。下前牙直立

本患者可能的错类型是

A:安氏Ⅰ类牙性错 B:安氏Ⅲ类错,上颌发育不足 C:安氏Ⅲ类错,下颌发育过度 D:安氏Ⅲ类功能性错 E:安氏Ⅱ类牙性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