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8岁。低热,盗汗,腹胀40天就诊。查体:全腹轻压痛,未触及肝脾,移动性浊音阳性,行腹水检查为黄色渗出液,ADA82U/L。

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肠结核伴腹膜炎 B:腹膜转移癌 C:肝硬化腹水 D:结核性腹膜炎 E:脾破裂 F:肝破裂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脾动脉左行于

A:门腔间隙 B:肝门静脉分叉处 C:下腔静脉左缘 D:胰腺上缘 E:腹主动脉前

某女性患者,39岁,低热、盗汗、腹胀40天就诊。查体:全腹轻压痛,未触及肝脾,移动性浊音阳性,行腹水检查为黄色渗出液,ADA82U/L。

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肠结核伴腹膜炎 B:腹膜转移癌 C:肝硬化腹水 D:结核性腹膜炎 E:脾破裂 F:肝破裂

某男性患者,15岁,颈部淋巴结肿大,皮肤瘙痒,间歇性发热3个月。查体:脾大,左肋下3cm,颈淋巴结活检为霍奇金病。

HD最常见的自发症状为

A:贫血 B:脾大 C: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D:间歇性发热 E:皮肤瘙痒 F:胸闷气促

某女,65岁,时发水泻,历时3年。就诊时正值盛暑,每日水泻3~4次,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水滑,脉沉。医师振为脾虚水湿不运之泄泻,处方为炒白术、茯苓、猪苓、炒泽泻、陈皮、炒车前子、炒山药,水煎服。服药7剂,水泻遂止,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有所改善。

3个月后,该患者又来就诊。自诉大便塘泄1周,日3~4次,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明显加重,舌淡苔白,脉沉。医师诊为脾虚水湿不运,兼脾肾阳虚,遂去原方中的炒车前子,加补骨脂、炮姜。连进7剂,泄泻得以缓解。医师加用补骨脂,是因其能( )。 

A:补肾壮阳,益阴止泻 B:补肾养血,温胃止泻 C:补肾健脾,升阳止泻 D:补肾壮阳,温脾止泻 E:补肾燥湿,益气止泻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人以水谷为本 C:脾主升清 D:脾能运化水谷精微 E:脾为后天之本

实证闭经的发病机理为

A:寒湿凝滞,胞脉受阻,经血不通 B:肝郁气滞,瘀阻冲任,经血不下 C:肝郁侮脾,冲任失调,经血不下 D:湿热下注,血热互结,经血不下 E:痰湿阻滞,胞脉壅塞,经血难下

针灸治疗产妇乳少实证的配穴为

A:乳中 B:期门 C:神门 D:脾俞、足三里 E:乳根、膻中、少泽

归脾汤的功效为

A:健脾益气,补血活血 B: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C:健脾益气,养血安胎 D:健脾益气,补气生血 E:健脾益气,气血双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