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明清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观点,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他们的思想说明这一时期()①君主__制度受到批判②出现了思想活跃的局面③儒学正统受到冲击④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明末思想家李贽指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主要反对()
A:封建君主的文化__政策 B:封建统治者的闭关政策 C:以新儒学为特征的封建理学 D:形神分离的fó jiāo 观点
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认为穿衣吃饭是“人伦物理”的说法应见于()
A:《读通鉴论》 B:《明夷待访录》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焚书》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D:“工商皆本”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称赞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李贽的这些言论说明其思想特点是()①反对正统②抨击神权③离经叛道④男尊女卑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所有成功人士都要穿衣吃饭,我不是成功人士,所以,我不必穿衣吃饭。以下哪个选项所犯逻辑错误与题干最为类似:
A:小王是大学生,小王不讲卫生,所以,大学生不讲卫生 B:法官是懂法律的,他不是法官,所以,他不是懂法律的 C:武汉的风景名胜不是一天能够游览完的,黄鹤楼是武汉的风景名胜,所以黄鹤楼不是一天内能够游览完的 D:英雄是难过美人关的,我是难过美人关的,所以,我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