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职称医古文考试
医古文(基础知识)
医古文(基础知识)
更新时间:
类别:职称医古文考试
251、
许慎所说“六书”的名称是()、()、()、()、()、()。
252、
“言”这一训诂术语主要是用来()。
253、
在训诂术语中“之言”“之为言”是();“谓”是以()义;“貌”是();“犹”是()。
254、
“而立”指()岁,“知命”指()岁。
255、
“百晬”指(),“龆龀”指()。
256、
“弱冠”指(),“花信”指()。
257、
“不惑”指()岁,“从心”指()岁。
258、
“杖朝”指()岁,“期颐”指()岁。
259、
“丈夫”本义是指()或(),后来指“妻的夫君”,是词义范围的()。
260、
“鸟”的古义专指(),今义为鸟类的总称,是词义范围的()。
261、
“脚”的古义是(),后来意义转移为(),古代用()字表示现在“脚”的意义。
262、
断句也称句读。“读”的读音为(),古人在文义已尽处断句为(),在文义未尽处断句为()。
263、
词义辨析:“卒”。 (1)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华佗传》) (2)言末“卒”,因
264、
在“吾之行曲俗也,竹之直立不挠足以医之”中,“挠”之义为( )
265、
“漠然若秦越肥瘠之不相维系”中的“维系”意思是( )
266、
下面划线的词是“名词作动词”的是:
267、
在“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中,“宽裕”之义为( )
268、
在“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中“耻”之义为( )
269、
“正以经文奥衍,研阅诚难”中“衍”意思是( )
270、
以下不属于繁体字简化方法的是( )
271、
“一往坚急劲切之化,反谓凉生”中的“一往”意思是( )
272、
在“诀脉结筋”中,“诀”之义为( )
273、
在“相视盻然为沟壑矣”中,“为沟壑”属于:
274、
以下哪个不是形声兼会意( )
275、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中“起”的意思是( )
276、
在“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中,“范围”之义为( )
277、
以下不表示“担忧、忧虑”义的是( )
278、
在“药之有利必有弊,势也;病之资利不资弊,情也”中,“资”之义为( )
279、
在“木敷者,其叶发”中,“敷”之义为( )
280、
在“久婴笃疾,躯半不仁”中,“不仁”之义为( )
281、
在“贫者衣食不周,况乎药饵”中,“周”之义为( )
282、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葳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此句谓( )
283、
在“取舍则论甘忌苦”中,“论甘忌苦”之义为( )
284、
在“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中,“疕疡”是指( )
285、
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 更:()。故事:()。
286、
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 去:()。不祥:()。
287、
赤子涂地,无以济之。 赤子:()。济:()。
288、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289、
《说文解字》问世于()
290、
《尔雅》的编排方法是()
291、
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工具书意义的中医药专业综合性工具书是()
292、
以下哪本字典、词典收字9353个()
293、
以下哪本字典、词典收字47035个()
294、
以下加括号的词哪个不是古今同形异义的词语现象()
295、
在“子和治一妇,久思而不眠,令触其怒,是夕果睏睡,捷于影响”中,“影响”属下列哪种现象()
296、
以下加括号的词语哪个不是偏义复词()
297、
以下偏义复词哪个不是类义复用构成的()
298、
以下不含同义复用词语的句子是()
299、
在“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中,“次”之
300、
在“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中,“三而三之”是表()
301、
在“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中,“三”之义是()
302、
在“阴中之阴中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中者,九生一死”中,其中“一”与“九”是表()
303、
在“检其平日所服,寒凉者十六,补肝肾者十三”中,“十六”和“十三”是()
304、
在“头痛颠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中,“过”为中医特定含义之词,此处意指()
305、
在“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希啊”中,“收”与“希”属于()
306、
在“或尊贵执言难抗,或密戚偏见难回”中;依照类义对举的理解,则“执言”当为()
307、
在“汗多者,温粉粉之”中,后一“粉”字用法为()
308、
在“麻黄皆斩去节,令里通,寸斩之”中,“寸”为名词作状语,用来表示()
309、
在“是故工之用针者……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中,“疾”当为“疾入”之义,这是属于()
310、
在“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中,“酉”为地支记时,为午时,“离”是八卦名,亦指午时,如此记时法在修辞
311、
在“气海有馀,则气满,胸中愧,急息面赤”中,从修辞讲“急息”当为“息急”,这叫做()
312、
含有比较数的是()
313、
与水名搭配“阳”所指主位是()
314、
“诸”意为“之乎”的条件是处于()
315、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条)含有的修辞手法是()
316、
含有略用词语的是()
317、
在“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57条)”中据上文
318、
在“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搏不还者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86条)中据
319、
含有使动功能的是()
320、
含有意动功能的是()
321、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94条)标亿《新校正》
322、
孤精于内。(《素问·汤液醪醴论》)顾观光校勘记:“孤精二字误倒,当依圣济总录乙转。”此条校勘方法属(
323、
高,膏;梁,米也。(《素问·腹中论》)“今禁高梁”王冰注。顾观光校勘记:“以生气通天论注校之,米,即
324、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云:“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此种校勘法属()
325、
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异法方宜论》)王冰注:“不衣丝绵,故曰’不衣’。”王冰注旨
326、
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生气通天论》)王冰注:“大风苛毒害之。”此条注释旨在()
327、
气之离于藏也,卒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崖。(《太素》卷九《脉行同异》)杨上善注:“如弓弩之发机,比湍流
328、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注:“六六之节,天之度也
329、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寒热”。王冰注:“寒热,虐也。”此条的注释方法是()
330、
发于颈,名日天疽。(《太素·痈疽》)杨上善注:“项前日颈。”此条的注释方法是()
331、
以下注释,哪个不属否定法()
332、
以下注释,哪个不属比较法()
333、
以下注释哪个不属描述法()
334、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耳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在“
335、
“钱乙字仲阳上世钱塘人与吴越有属傲纳土曾祖赘随以北因家于郓”的标点是()
336、
以下哪个标点必定是错误的()
337、
下列标点,除……之外都有错误()
338、
以下哪个标点依次为",。,,,。,。"()
339、
“暮,腰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史记·仓公传》)的译文应是()
340、
在“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中,“艺能之难精者也”应今译为()
341、
在“不免夸新斗异,为国医所不道”中,“为国医所不道”应今译为()
342、
把“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中的“是”今译为“认为……正确”,属于古今译法中的()
343、
在“宋建曰:……暮,要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建得之好持重。”中,“建得之好持重”应今译为()
344、
在“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末句应今译为()
345、
在“佗舍去,妇稍小差”中,“妇稍小差”应今译为()
346、
在“由是遍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稍得其绪”中,“稍得其绪”应今译为()
347、
今译的方法可概括为()
348、
把“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中“属”今译成“嘱咐”,是属于古文今译法中的()
349、
把“夷考其间,瑕疵不少”译成“考查这些本草著作中的内容,缺点和错误不少”。其中属于今译法中“删削”的
350、
“尽去而旧学,非是也。”以下哪个译文是错误的()
351、
以下各句的今译,只有哪个不要用增补法()
352、
把“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中的“自”译成"即使,是古文今译法中的()
353、
以下除……之外,都用了古文今译法中的调整法()
354、
把“目牛无全”译作“看牛不是整个的牛”,其误因为()
355、
“是疾世号难治者,不守禁忌耳”的今译应为()
356、
在“或者尚论千古,末张孙而本轩岐,劣群方而优经论”中,把“或者尚论千古”误译为“有人尚且论述上古时代
357、
将“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译为“如果误用火法,皮肤就会稍微发黄,严重的便要引起如同惊痫的症
358、
将“因录其所授,重加芟订,存其可济于世者,部居别白,都成一编,名之曰《串雅》”今译,其中可用保留法的
359、
下列各句今译时语序不需要调整的是()
360、
属于注音方法的是()
361、
属于检字方法的是()
362、
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是()
363、
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是()
364、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目录专著是()
365、
要查找孔子“老者安之,少者怀之”一语的具体出处,应首先查检()
366、
《说文解字》首创了()
367、
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中医类书是()
368、
确立“六书”体系的是()
369、
属于“十三经”之一的辞书是()
370、
“止戈为武”、“皿虫为蛊”这一对汉字结构的分析见于()
371、
小篆以前的文字统称为()
372、
“六书”中“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所指造字法是()
373、
“六书”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所指的造字法是()
374、
以下属于“六书”中象形字的是()
375、
以下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376、
以下属于“六书”中指事字的是()
377、
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有多种组合,最常见的是()
378、
以下属于同音通假的是()
379、
在以下义项中,属于“纪”本义的是()
380、
以下不是古代腧穴常用命名方法的是()
381、
以下不属于古代中药药液计量单位的是()
382、
以下不属于“五权”的单位是()
383、
以下不属于“五量”的单位是()
384、
以下不用主药命名的药方是()
385、
以下基础知识中不影响文意理解的直接因素是()
386、
误解文意的原因很多,但不包括的是()
387、
在今译时,不属于“保留”的词语是()
388、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389、
下列语句句读不正确的是()
390、
以下王冰、杨上善注中不属于用比较法进行注释的句子是()
391、
以下《素问》王冰注中不是用对释法进行注释的句子是()
392、
以下不属于校勘所涉及内容的是()
393、
以下不属于注释常用方法的是()
394、
以下不属于注释术语的是()
395、
以下不含有“宾语一动词”语序的句子是()
396、
以下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的句子是()
397、
以下“去”不包含的义项是()
398、
以下词语中不含有“主持、管理”意义的是()
399、
以下句中中括号部分与今语不属于同形词语的是()
400、
在“顾”以下义项中,不属于一般义的是()
401、
在“规”的以下义项中,不属于抽象义的是()
402、
在“竞”以下义项中,不属于引申义的是()
403、
在“仓”以下义项中,不属于引申义的是()
404、
以下不属于双声通假关系的是()
405、
以下形符中组字时书写形体不发生变化的是()
406、
以下不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
407、
以下不属于通假字关系的是()
408、
以下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409、
以下不属于形居一角的形声字是()
410、
以下不属于内形外声的形声字是()
411、
以下不属于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是()
412、
以下不属于形声字的是()
413、
以下不属于会意字的是()
414、
以下不属于指事字的是()
415、
以下不属于象形字的是()
416、
以下不属于隶书之后产生的文字是()
417、
以下不属于古汉语虚词专著的是()
418、
以下不属于索引类工具书的是()
419、
以下不属于丛书的是()
420、
以下不属于古代医方书的是()
421、
以下不属于类书的是()
422、
不属于《说文》“肉”部首的是()
423、
以下不属于索引的是()
424、
以下哪个字不在《康熙字典》的邑部里()
425、
以下哪个字不在《康熙字典》的肉部里()
426、
我国古代冠以“番”字药物引进的地方一般是()
427、
“期颐”所指老人的年龄是()
428、
小儿称“周啐”是指()
429、
我国古代定在“十月十五日”的节日是()
430、
我国古代“寒食节”的日子是()
431、
所谓据文揣意就是要发掘出文意的()
432、
理解传统中医药文献文意的最基本方法是()
433、
“蕾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乳”义是()
434、
“病人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中的“日晡所”意思是()
435、
下列句子句读正确的是()
436、
“句读”连文,始见于()
437、
古注用具体内容解释抽象内容时常用的术语是()
438、
古注揭示句子意义常用的术语是()
439、
医籍注释中最基本的内容是()
440、
在古注中,使用最普遍的注音方法是()
441、
正式刊刻的古籍多采用的注释形式是()
442、
“余幼多疾病,长好医术,遭逢有道,遂蹑[亨衢]”(《外台秘要》序)中括号部分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443、
“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素问·通评虚实论》)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444、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针经指南·标幽赋》)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445、
“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甲乙经·序》)中中括
446、
“年十四,母郑安人以暴疾终,[既含]不瞑”(《明处士江民莹墓志铭》)中括号部分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447、
“对症医治,则综理清而攻守当矣,[夫何变症之有]?”(《审视瑶函》)句中中括号部分的语序是()
448、
“[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中括号部分的语法现象是()
449、
“[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素问·灵兰秘典论》)句中中括号部分的语序是()
450、
“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灵枢·卫气》)句中中括号部分的语序是()
451、
“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素问·异法方宜论》)句中“美其食”的语法现象是()
452、
“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灵枢·终始》)句中的语法现象是()
453、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素问·至真要大论》)句中的语法现象是()
454、
《尔雅》是()
455、
《说文解字》是()
456、
《辞通》是()
457、
《十三经索引》的编者是()
458、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的主编是()
459、
《类经》的编者是()
460、
属于医学丛书的是()
461、
属于目录书的()
462、
属于综合性丛书的是()
463、
两个字的声母和韵部完全相同而互相借用叫做()
464、
由古字向今字分化是形声字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分散字义的主要方法有()
465、
“六书”理论中"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所指的造字法是()
466、
读音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称作()
467、
早期秦系文字以及战国时期的六国文字称为()
468、
标志着汉字进入“今文字”阶段的是()
469、
由小篆变为隶书的过程称为()
470、
产生于民间,最终被后世淘汰的分化字称作()
471、
对于古今字当中通过增加或改换形符而造成的今字又称作()
472、
对于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方法,现代文字学者多主张将它们统归为()
473、
“古有针砭,九法搜玄,道超凡矣”(《类经·序》)中“道”使用的是()
474、
《素问·藏气法时论》:“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中“菜”的意义是()
475、
《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三百六十五节”中“节”使用的是()
476、
“走”的古义是奔跑,今义为“徐行”,这种词义变化叫作()
477、
由词的本义向一个方向辗转引申,这种引申方式称作()
478、
由词的本义向不同方向直接引申,这种引申方式称作()
479、
“夫伤寒、温暑,其类虽殊,其所受之原则不殊也”(王履《张仲景伤寒立方考》)句中“原则”二字与今语的关
480、
《扁鹊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中“缓急”的用法属于()
481、
《素问·调经论》:“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中“喜怒”的用法属于()
482、
以简略的词语表示所指事物的全称,叫作()
483、
古书中有一类双音词,在语音上两字为双声迭韵或双声兼迭韵,在词义上两字不可单独成义,这类词叫作()
484、
在古书中只用一个单音词,其义却包含着与之相反或相类的某个单音词的意义,叫作()
485、
“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素问·气交变大论》)的语法现象是()
486、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语法现象是()
487、
“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语法现象是()
488、
“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素问·刺疟篇》)中数词表示的是()
489、
“周天之分,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注)中数词表示的是()
490、
“多则九之,少则二之”(《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数词“九”、“二”表示的是()
491、
《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中括号部分的语序是()
492、
《素问·气象变大论》“帝日:[夫从容之谓也]”中中括号部分的语序是()
493、
《素问·生气通天论》“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中中括号部分的语序是()
494、
《皇甫谧传》“臣以弊,迷于道趣,因疾抽簪,散发林阜”中“抽簪”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495、
《素问·方盛衰论》“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496、
《素问·痹论》“五脏有俞,六府有合”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497、
不仅对古书进行注释,同时对前人的注释加以引申和说明叫作()
498、
注释串讲文句大意,古代称作()
499、
古书中文字、句子甚至段落、篇文的错乱叫作()
500、
古书在刊刻当中误增的、字叫作()
<<
1
2
3
>>
最新试卷
医古文(综合练习)
《丹溪翁传》
文意理解
古代文化知识
医俗亭记
赠贾斯诚序
诸医论-吕复
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
医古文重点句子语译
《难经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