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执行前,发现有法定情形,应当暂停执行,下列关于死刑的停止执行程序正确的是:

A: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死刑的裁定后,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停止执行死刑的事由,并及时将调查结果和意见层报最高人民法院审核 B:对下级人民法院报送的停止执行死刑的调查结果和意见,由最高人民法院原作出核准死刑判决,裁定的合议庭负责审查,必要时,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 C:最高人民法院对停止执行死刑的案件确认罪犯怀孕的,应当改判 D:最高人民法院对停止执行死刑的案件确认原判决,裁定有错误或者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需要改判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死刑,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患者男,36岁,身高172cm,体重92kg。因睡眠打鼾10年伴憋醒1年入院。多导睡眠监测(PSG)提示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专科检查显示口咽腔狭小,软腭低垂I3度,舌根肥大I2度并且双侧咽侧索肥厚。

提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通常包括哪些?

A:长期反复呼吸暂停导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 B:肺或(和)体循环__ C:冠心病,心律失常 D:贫血 E:潜在猝死性 F:凝血功能减弱

某男性患者,59岁,肥胖,体重104公斤,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病史,有夜间睡眠打鼾及睡眠中憋醒出现,家属诉有睡眠中呼吸暂停情况。

提示:患者做多导睡眠图监测。提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

A: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2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10 B: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10 C: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5 D: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25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5 E:每晚10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5 F:每晚10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25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10

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在()情况下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原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行政机关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

刘家勇和刘家胜均系A县柳屯镇肖河寨同一村民小组的村民,1997年村民小组将一块南北长相耕地均分给各户,2000年又将该地南边东西长耕地均分给各户。刘家胜分得最北一段,与刘家勇等人1997年分得的土地相邻。刘家胜在分得的土地上栽种杏树和柿子树形成果园。2004年,刘家胜在果园北边与刘家勇等户相邻处栽了一行花椒树和杨树。刘家勇等人认为刘家胜将树苗栽种在其耕地内,故向刘家胜主张土地使用权利,但刘家胜不予认可。2008年6月8日,刘家勇及刘家善、刘家怀将刘家胜在其耕地相邻处栽种的杨树苗10多棵拔掉,其中刘家勇拔两棵,后刘家勇将拔掉的两棵杨树苗移栽至第三人的杏园内,现存活一棵。当日,刘家胜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2009年5月27日,A县公安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刘家勇、刘家善、刘家怀裁决行政拘留5日。刘家勇不服,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作出了维持复议的决定,刘家勇仍不服,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刘家胜作为第三人参加了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刘家勇的行为是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故被告对原告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与其社会危害程度不相比,处罚畸重,属于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故判决:变更被告A县公安局对原告刘家勇作出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拘留5日为罚款50元。刘家勇的行政拘留处罚在申请复议期间可否暂停执行()

A:可以暂停执行 B:不可以暂停执行

为了防止错杀,刑事诉讼法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死刑判决在执行程序中规定了停止执行和暂停执行的内容,下列关于两者区别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停止执行是在交付执行后、实施执行前;暂停执行是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7日内 B:停止执行的有权决定主体是原审人民法院;暂停执行的有权决定主体是临场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 C:认为可能有错误就应停止执行;只要具备三种法定情形之一就应当暂停执行 D:停止执行发现的场所是刑场或羁押场所;暂停执行发现的场所是羁押场所

为了防止错杀,刑事诉讼法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死刑判决在执行程序中规定了停止执行和暂停执行的内容,下列关于两者区别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停止执行是在交付执行后、实施执行前;暂停执行是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7日内 B:停止执行的有权决定主体是原审人民法院;暂停执行的有权决定主体是临场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 C:认为可能有错误就应停止执行;只要具备三种法定情形之一就应当暂停执行 D:停止执行发现的场所是刑场或羁押场所;暂停执行发现的场所是羁押场所

为了防止错杀,刑事诉讼法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死刑判决在执行程序中规定了停止执行和暂停执行的内容,下列关于两者区别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停止执行是在交付执行后、实施执行前;暂停执行是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7日内 B:停止执行的有权决定主体是原审人民法院;暂停执行的有权决定主体是临场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 C:认为可能有错误就应停止执行;只要具备三种法定情形之一就应当暂停执行 D:停止执行发现的场所是刑场或羁押场所;暂停执行发现的场所是羁押场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