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日,企业购入管理用的某项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原价为20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11年1月1日,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某一主要部件进行更换(其111该最要部件的原价为800万元),发生支出合计1000万元(改造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其中被替换部件的变价收入为100万元。2011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延长2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12年12月31日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2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不变)。2013年6月30日,企业将该固定资产出售,出售所得价款为560万元,支付清理费用3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1)一(6)题。(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下列各项中,影响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的是( )。

A:清理固定资产发生的税费 B:清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C: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D:清理固定资产耗用的材料成本

某公司购置了一套需要安装的生产线。该公司是增值税一股纳税人。与该生产线有关的业务如下: (1)2011年9月30日,为购建该生产线向建设银行借入资金500000元,并存入银行。该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9.6%,利息按月预提,按季支付。 (2)2011年9月30日,用上述借款购入待安装的生产线。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468000元,增值税税额为79560元。另支付保险费及其他各项相关费用32000元,该待安装生产线交付本公司安装部门安装。 (3)2011年10月20日,安装生产线时,领用本公司产品一批。该批产品实际成本为53600元。 (4)安装工程人员应计工资18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安装费用28400元。 (5)2011年12月31日,安装工程结束,并随即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5%)。 (6)2012年12月31日有确凿证据证明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为300000元,因此公司决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均不变。 (7)至2013年12月31日,有确凿证据表明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上升为350000元。假定固定资产按年计提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

关于2011年有关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

A:2011年9月30日 借:在建工程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9560 贷:银行存款 579560 B:2011年10月20日 借:在建工程 53600 贷:库存商品 53600 C:计提安装人员职工薪酬及支付其他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 46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8000 银行存款 28400 D:2011年12月31日 借:固定资产 600000 贷:在建工程 600000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4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根据供电部门通知,企业本月应付电费5万元。其中生产车间电费4万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电费1万元。 (2)购入一批材料,价款为5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8.5万元,款项尚未支付。 (3)管理部门委托外单位修理机器设备,对方开来的专用发票上注明修理费用5万元,增值税税额0.85万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4)建造厂房领用生产用原材料10万元,其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为1.7万元。 (5)出售一栋办公楼,出售收入500万元已存入银行。该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400万元,已提折旧100万元;出售过程中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5万元。销售该项固定资产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2)小题。(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资料(1)至(4),下列分录中正确的是( )。

A:本月应付电费: 借:制造费用 4 管理费用 1 贷:其他应付款 5 B:购入材料: 借:原材料 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 贷:应付账款 58.5 C:委托外单位修理机器设备: 借:管理费用 5.85 贷:银行存款 5.85 D:建造厂房领用生产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11.7 贷:原材料 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丁公司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公司锅炉和机修两个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锅炉车间的成本按供汽量比例分配,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进行分配。该公司2012年7月有关辅助生产成本的资料见下表: 要求:采用顺序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尾差计入到第二车间),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1)~(3)题。

关于修理费用的分配,说法正确的有( )。

A:机修车间修理费用的分配率为3元/小时 B:锅炉车间应分摊的修理费用为50000元 C:第一车间应分摊的修理费用为240000元 D:第二车间应分摊的修理费用为220000元

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制造费用按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加工费用发生较为均衡,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平均按50%计算。 甲公司2012年6月有关A,B产品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资料一:月初A在产品220件,直接材料为220000元,直接人工为18000元,制造费用为26000元;B在产品100件,直接材料为100000元,直接人工为8100元,制造费用为11200元。 资料二:本月投入生产A产品780件,本月完工产品84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B产品投产400件,完工420件,月末在产品80件。本月生产A产品生产工时30000小时,B产品20000小时。 资料三:本月生产A,B产品发生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单位:元) (1)本月仓库发出材料汇总表如下: (2)当月职工薪酬分配表如下: (3)计提当月固定资产折旧85000元,其中,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55000元,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30000元。 (4)以银行存款支付当月车间生产工人劳保用品费2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第(1)~(5)题。

根据资料三中业务(2),对薪酬费用的处理中,不正确的有( )。

A:生产人员的薪酬应计入制造费用 B: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应计入管理费用 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应计入管理费用 D: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应计入销售费用

某公司总资产为1亿元,该公司仅将价值1000万元的房屋投保了火灾保险。在保险期限内。该公司遭受了一场大火,灾害造成的损失达200万元,其中房屋损失136万元,其他财产损失64万元,在救火抢险过程中发生施救费用2万元。分析此案例,并回答如下问题:

在财产保险中,保险人对于承担施救费用的要求一般是( )。

A:只对保险标的的施救费用负责 B:只要是施救过程造成的损失费用都负责 C:既不对保险标的的施救费用负责,又不对非保险标的的施救费用负责 D:既对保险标的的施救费用负责,又对非保险标的的施救费用负责

2008年4月12日,村集体经济组织以50000元购入一台生产设备,另支付运输费3000元,安装调试费3000元。该设备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1000元,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2009年1月,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该设备进行修理,发生修理费用1000元。4月,该设备因使用不当提前报废。根据如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009年1月,发生的1000元修理费用应当计入( )。

A:累计折旧 B:经营支出 C:管理费用 D:其他支出

固定资产修理费属于项目生产运营支出的费用,下列关于固定资产修理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修理费可以预提 B:修理费可以摊销 C:修理费可直接在成本中列支 D:生产运营各年的修理费率必须一致 E:修理费应计入总成本费用中的其他费用

固定资产修理费属于项目生产运营支出的费用,下列关于固定资产修理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修理费可以预提 B:修理费可以摊销 C:修理费可以直接在成本中列支 D:生产运营各年修理费率必须一致 E:修理费应计入总成本费用中的其他费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