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的防触电保护可分成5类。各类设备使用时对附加安全措施的装接要求不同。下列关于电气设备装接保护接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类设备可以装接也允许不装接保护接地 B:II类设备必须装接保护接地 C:OI类设备必须装接保护接地 D:III类设备应装接保护接地

案例三 某机电工程公司通过投标总承包了一工业项目,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基础施工、厂房钢结构制作和吊装、设备安装调试、工业管道安装及试运行等。项目开工前,该机电工程公司按合同约定向建设单位提交了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了各项工作逻辑关系及工作时间表(见表 3)。该项目的厂房钢结构选用了低合金结构钢,在采购时,钢厂只提供了高强度、高韧性的综合力学性能。工程施工中,由于工艺设备是首次安装,经反复多次调整后才达到质量要求,致使项目部工程费用超支,工期拖后。在 150 天时,项目部用赢得值法分析,取得以下 3 个数据:已完工程预算费用 3500 万元,计划工程预算费用 4000 万元,已完工程实际费用 4500 万元。在设备和管道安装、试验和调试完成后,由相关单位组织了该项目的各项试运行工作。 表 3 各项工作逻辑关系及工作时间 问题:

1.根据表 3 找出该项目的关键工作,并计算出总工期。

关键工作为:钢结构制作一钢结构吊装、焊接一工艺设备安装一工艺设备调整一单机试运行一联动及负荷试运行主工期为:46+30+48+55+12+10=201(天)

案例四 背景资料 A公司承保一个10MW光伏发电、变电和输电工程项目。该项目工期150天,位于北方某草原,光伏板金属支架采用工程制作现场安装,每个光伏发电回路(660VDC,5kW)用二芯电缆接至直流汇流箱,由逆变器转换成0.4KV三相交流电,通过变电站升至35KV,用架空线路与电网链接。A公司项目部进场后,依据合同、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绿色施工要点。在10MW光伏发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见表4)审批时,A公司总工程师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进度计划中某二个施工内容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技术措施要求,重点是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草原绿色施工(环境保护)要点。 A公司因施工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将35KV变电站和35KV架空线路分包B公司和C公司,并要求B公司和C公司依据10MW光伏发电工程的系统送电验收。 依据A公司项目部的进度要求,B公司按计划完成35KV变电站的按照调试工作,C公司在9月10日前完成了导线的架设链接(见图4架空线路),在开始35KV架空导线测量、试验时,被A公司项目部要求暂停整改,导线架设链接返工后检查符合规范要求。 光伏发电工程、35KV变电站和35KV架空线路在9月30日前系统发送验收合格,按合同要求将工程及竣工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 表4 10MW光伏发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图4 光伏发电、变电和办理电工程示意图 问题

2.项目部应如何调整施工进度计划(表4)中施工内容的工作时间?为什么说该施工安排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调整方法为:汇流箱安装完成后光伏板再接线。 因为,接地属于安全保障措施,要先做,另外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施工时会带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装接汽车使用的电磁式水温表线路时,下列接线中正确的是()。

A:仪表上的两个接线柱可以随便接线 B:仪表的上面接线柱一定要接点火开关 C:仪表的上面接线柱应接蓄电池正极 D:仪表的上面接线柱应接水温传感器

在业扩报装中,装表接电工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A:装表接电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的经济效益; B:装表接电工作是业扩报装全过程的终结,是用户实际取得用电权的标志; C:装表接电工作是电力销售计量的开始; D:装表接电工作是电力服务的开始。

装表人员根据“新装客户用电工作传票”上指定客户()进行计量表计安装。

A:名称; B:编号; C:用电类别; D:计量装置应安装的线路; E:计量装置应安装的杆号; F:表箱号;

片式元器件的装接一般是()。

A:直接焊接 B:先粘再焊 C:粘接 D:紧固件紧固

进入化工车间装接、维修和检查仪表时,禁止携带()。

A:对讲机 B:手机 C:火种 D:手表

电气设备的防触电保护可分成5类。各类设备使用时对附加安全措施的装接要求不同。下列关于电气设备装接保护接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类设备必须装接保护接地 B:I类设备可以装接也允许不装接保护接地 C:Ⅱ类设备必须装接保护接地 D:Ⅲ类设备应装接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的防触电保护可分成5类。各类设备使用时对附加安全措施的装接要求不同。下列关于电气设备装接保护接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类设备必须装接保护接地  B:I类设备可以装接也允许不装接保护接地  C:Ⅱ类设备必须装接保护接地  D:Ⅲ类设备应装接保护接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