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A:P波起源于窦房结,心房,房室交界区 B:同一导联至少有3种不同形态的房性P波 C:P-P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D:缺少心房主导节律点 E:心房率100~250次/min
患者男,52岁,因活动后心悸,气急10余年入 院。阵发性心房颤动史2年,Holter心动监测示 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成对短阵房性心 动过速,二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部分成对为三联 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ST-T段变化;心电图, 异常Q波,左心室肥厚,ST-T段变化。Doppler心 动超声示前室间隔增厚18 mm,二尖瓣环钙化, 升主动脉增宽,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左心室舒张 功能降低。家族有类似病例。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 B: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C:长Q-T间期综合征 D:冠心病 E: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患者男,52岁,因活动后心悸,气急10余年入院。阵发性心房颤动史2年,Holter心动监测示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成对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二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部分成对为三联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ST-T段变化;心电图,异常Q波,左心室肥厚,ST-T段变化。Doppler心动超声示前室间隔增厚18 mm,二尖瓣环钙化,升主动脉增宽,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家族有类似病例。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 B: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C:长Q-T间期综合征 D:冠心病 E: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某男性患者,15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窦性心律时心电图可见两种固定的PR间期,分别为0.17s和0.30s。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如图4-7-10(图中ESO为食管导联心电图)所示。 
患者的心动过速类型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 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
某男性患者,62岁,冠心病心肌病伴左心衰竭入院,应用洋地黄二周后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
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正常但反复晕厥,晕厥最可能的原因是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慢性毒性是指机体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实验周期长,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大,影响因素多,通常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最后阶段。
对于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慢性毒性剂量-反应关系;确定受试物的LOAEL和NOAEL B:为制定人类接触的安全限量标准以及危险度评价提供毒理学依据 C:阐明慢性毒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靶器官,观察慢性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D:A和B对 E:A、B、C都对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A:P波起源于窦房结、心房、房室交界区 B:同一导联至少有3种不同形态的房性P波 C:P-P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D:缺少心房主导节律点 E:心房率100~250次/min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A:P波起源于窦房结、心房、房室交界区 B:同一导联至少有3种不同形态的房性P波 C:P-P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D:缺少心房主导节律点 E:心房率100~250次/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