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测验的历史与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世界公认中国人最早使用测验 B:专门人才的训练、选拔和职业指导的需要促进了测验的发展 C:精神疾病患者的收护和分类的需要促进了测验的发展 D: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将实验法和测验法结合,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 E:以上说法都对

张某,7岁。二年级学生,因学习成绩不佳、好下座位走动,好讲小话,在老师要求下由家长带来行智力测验。测验中被试抱怨老师,多动,测得离差智商为67(平均数100,标准差15)。主试人员告诉被试和家长:"请回去告诉老师,IQ67,轻度智力低下。"

被试接受的智力测验应该是

A: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 B: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贝利量表 D:格塞尔量表 E:丹佛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使用较广的个别智力测验,而韦氏智力测验的年龄范围也从4岁持续到74岁,并且首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方法表示智力发展水平。

以下关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有

A:适用范围6~16岁儿童 B:共包括12个分测验 C:言语量表包括常识、类同、算术、词汇和理解5个分测验 D:操作量表包括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凑和译码5个分测验 E:该量表按每3个月为一年龄组提供常模表

韦氏智力测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使用较广的个别智力测验,而韦氏智力测验的年龄范围也从4岁持续到74岁,并且首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方法表示智力发展水平。

关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量表的适用年龄范围是16~74岁的成人 B:言语量表中包括常识、数字广度、词汇、算术、理解和类同6个分测验 C:操作量表包括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迷津和数字符号5个分测验 D:分测验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时平均数是10、标准差为3 E:各个分测验总分是不一致的

韦氏智力测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使用较广的个别智力测验,而韦氏智力测验的年龄范围也从4岁持续到74岁,并且首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方法表示智力发展水平。

以下关于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量表适用范围4~6.5岁 B:包括11个分测验 C:言语量表包括常识、词汇、几何图形等6个分测验 D:操作量表包括填图、迷津、积木图案等5个分测验 E:量表以每半岁为一年龄组提供常模表

韦氏智力测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使用较广的个别智力测验,而韦氏智力测验的年龄范围也从4岁持续到74岁,并且首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方法表示智力发展水平。

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有两个备用测验,它们是

A:算术和几何图形 B:算术和迷津 C:动物房和理解 D:数字广度和迷津 E:数字广度和几何图形

投射测验是人格测验常用的三种测验形式之一,它是指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景,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的表现他的反应;主试分析反应结果,便可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

罗夏墨迹测验时常用的投射测验工具,以下关于其说法,错误的是

A:该测验由瑞士学者罗夏于1921年编制 B:该测验主要考察被试对一些标准化的墨迹图形的自由反应,估计被试所投射出来的个性特征 C:该测验适用于不同国家和种族的人群 D:测验共包括11张墨迹图、5张黑白图片、2张黑白伴有红色斑点的图片以及3张彩图构成 E:对图片的反应主要根据反应区位、反应决定因子、反应的内容和反应的创意性等方面进行计分

关于心理测验的历史与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世界公认中国人最早使用测验 B:专门人才的训练、选拔和职业指导的需要促进了测验的发展 C:精神疾病患者的收护和分类的需要促进了测验的发展 D: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将实验法和测验法结合,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 E:以上说法都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