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其机制为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胞内的Na+更多地通过Na与Ca交换转运,使胞内Ca浓度升高,Ca触发的兴奋-收缩耦联增强,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排血量,降低窦性节律,减慢房室传导等作用。但地高辛也会产生毒性反应,包括各种心律失常,并可因此致死,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道症状。其治疗作用及毒性反应均呈血药浓度依赖性。因此需要充分了解地高辛的药理学知识。

地高辛的房室模型为

A:单室模型 B:二室模型 C:多室模型 D:血液中 E:肾,心,肝等脏器中 F:在体液中 G:在淋巴液中

女性,38岁,患风心病15年,心房颤动3年。服用地高辛0.25mg,每天1次,共12天,突然心室律变为规整,室率55次/min。

如进行地高辛浓度测定,患者可能出现哪种情况( )

A:地高辛浓度=0.5~2.0ng/ml B:地高辛浓度≤1.5ng/ml C:地高辛浓度>2.0ng/ml D:地高辛浓度<0.5ng/ml E:地高辛浓度=1.5ng/ml

女性,38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心房颤动多年。服用地高辛0.25mg,每天1次,共12天,突然心室律变为规整,室率50次/分。

如进行地高辛浓度测定,患者可能出现哪种情况

A:地高辛浓度=0.5~2.0ng/ml B:地高辛浓度≤1.5ng/ml C:地高辛浓度>2.0ng/ml D:地高辛浓度<0.5ng/ml E:地高辛浓度=1.5ng/ml

缺氧是飞行员常见问题,缺氧后三大营养素的代谢都会发生改变。

缺氧时蛋白质代谢的主要改变是

A:分解代谢增强 B:合成代谢增强 C:合成代谢不变 D:分解代谢减弱 E:正氮平衡

某女性患者,39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心房颤动多年。服用地高辛0.25mg,每天1次,共12天,突然心室律变为规整,室率50次/分。

如进行地高辛浓度测定,患者可能出现哪种情况

A:地高辛浓度=0.5~2.0ng/ml B:地高辛浓度≤1.5ng/ml C:地高辛浓度>2.0ng/ml D:地高辛浓度<0.5ng/ml E:地高辛浓度=1.5ng/ml

苯妥英钠降低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原因是:

A:降低地高辛肝肠循环 B:降低地高辛吸收 C:增加地高辛清除率 D:增加地高辛代谢 E:减少地高辛在肾小管重吸收

奎尼丁升高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原因是:

A:减慢地高辛代谢 B:增加地高辛肝肠循环 C:使地高辛肾清除率降低 D:促进地高辛吸收 E:增加地高辛在肾小管重吸收

奎尼丁升高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原因是:

A:减慢地高辛代谢 B:增加地高辛肝肠循环 C:使地高辛肾清除率降低 D:促进地高辛吸收 E:增加地高辛在肾小管重吸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