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患者,2周前手背受损,现损伤处遗留下一灰白色瘢痕,微凸出皮面,质硬韧并且缺乏弹性,取少许组织送检。
该组织对机体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把损伤的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的填补或连接起来 B:可保证机体的完整性 C:较正常皮肤抗拉性强 D:可保证组织的坚固性 E:较肉芽组织抗拉性强
女性,42岁。因发现颈部包块1周来诊,查体发现右甲状腺有一直径1cm左右质硬结节,患者无发热,无声嘶,无情绪改变。
术中游离甲状腺时要注意防止哪些神经损伤
A:游离下极时要防止喉返神经损伤 B:处理甲状腺背侧时要防止喉返神经损伤 C:处理甲状腺上极时要防止喉返神经损伤 D:处理甲状腺上下极时都要贴紧甲状腺进行操作,以防损伤喉返及喉上神经 E:如要避免损伤神经,可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后再进行甲状腺切除
某男性患者,40岁,左侧颈部肿块、无疼痛、发热、可扪及质软的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左叶占位性病变。甲状腺核素显像示左叶"冷"结节。
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理由为
A:消除隐匿在残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DTC病灶 B:降低DTC的复发率和转移发生的可能性 C:完全去除后,TSH升高,促进DTC转移病灶摄碘能力增加,利于转移灶的诊断 D:有利于检出诊断剂量
I显像未发现的转移病灶 E:以上都对
某女性患者,48岁,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术后1个月就诊,甲状腺显像示残留甲状腺左叶部分甲状腺组织,摄
I率5%。
如用I治疗后6个月复查,甲状腺床吸I率4%,甲状腺显像可见甲状腺床有放射性浓聚,则应进行
A:再次用
I去除 B:再次手术切除 C:甲状腺床外照射 D:甲状腺激素抑制 E:化疗
某女性患者,45岁,因心悸就诊。查体,甲状腺右叶大小正常,左叶可触及一圆形结节,质地硬,约2cm×2cm,边界清楚,随吞咽活动,无血管杂音。T
、T
和TSH均正常。甲状腺显像呈热结节征象,结节周围及右叶甲状腺组织见轻度显影。
患者甲状腺素抑制试验显像见该热结节显像未见明显抑制,而结节周围和右侧甲状腺组织均不显影,如果T、T水平明显升高、TSH<0.01mIU/L。此时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Graves病 B:甲状腺癌 C: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D:甲状腺囊肿 E:Plummcr病 F:亚急性甲状腺炎
某女性患者,42岁,因发现颈部包块1周来诊,查体发现右甲状腺有一直径1cm左右质硬结节,患者无发热、无声嘶、无情绪改变。
术中游离甲状腺时要注意防止哪些神经损伤
A:游离下极时要防止喉返神经损伤 B:处理甲状腺背侧时要防止喉返神经损伤 C:处理甲状腺上极时要防止喉返神经损伤 D:处理甲状腺上下极时都要贴紧甲状腺进行操作,以防损伤喉返及喉上神经 E:如要避免损伤神经,可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后再进行甲状腺切除
某女性患者,47岁,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术后1个月就诊,甲状腺显像示残留甲状腺左叶部分甲状腺组织,摄
I率5%。
如用
I治疗后6个月复查,甲状腺床吸
I率4%,甲状腺显像可见甲状腺床有放射性浓聚,则应进行
A:再次用
I去除 B:再次手术切除 C:甲状腺床外照射 D:甲状腺激素抑制 E:化疗
某男性患者,42岁,左侧颈部肿块、无疼痛、发热、可扪及质软的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左叶占位性病变。甲状腺核素显像示左叶"冷"结节。
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理由为
A:消除隐匿在残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DTC病灶 B:降低DTC的复发率和转移发生的可能性 C:完全去除后,TSH升高,促进DTC转移病灶摄碘能力增加,利于转移灶的诊断 D:有利于检出诊断剂量
I显像未发现的转移病灶 E:以上都对
某女,46岁,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个月就诊,甲状腺显像示残留甲状腺左叶部分甲状腺组织,摄
I率5%。
如用
I治疗后6个月复查,甲状腺床吸
I率4%,甲状腺显像可见甲状腺床有放射性浓聚,则应进行
A:再次用
I去除 B:再次手术切除 C:甲状腺床外照射 D:甲状腺激素抑制 E:化疗
某女性患者,47岁。因心悸就诊。查体,甲状腺右叶大小正常,左叶可触及一圆形结节,质地硬,约2cm×2cm,边界清楚,随吞咽活动,无血管杂音。T
、T
、TSH均正常。甲状腺显像呈"热"结节征象,结节周围及右叶甲状腺组织见轻度显影。
患者甲状腺素抑制试验显像见该"热"结节显像未见明显抑制,而结节周围和右侧甲状腺组织均不显影,如果T
、T
水平明显升高、TSH<0.01mIU/L。患者的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Graves病 B:甲状腺癌 C: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D:甲状腺囊肿 E:Plummer病 F:亚急性甲状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