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6岁,因“停经28周,心慌,憋气,不能平卧1个月”入院。停经18周时出现咯血。出生后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9岁行手术治疗,无心慌,憋气等不适。查体:体重57 kg,意识清楚,重病容,半卧位。BP 121/82 mmHg,HR 106次/min,R 36次/min,SpO2 91%。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肺动脉__(重度),右房室瓣反流(轻至中度),艾森曼格综合征,超声TI法估测肺动脉压144 mmHg。
此病例不选择异丙酚为麻醉诱导用药的理由是
A:此类患者需要维持体循环阻力 B:异丙酚可导致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C:异丙酚对压力感受器无抑制作用 D:异丙酚有可能导致产科出血增加 E:异丙酚在麻醉诱导时会使很多产妇发生低血压,影响胎儿血供 F:异丙酚还有心肌抑制作用
异丙酚的临床特点除外
A:有注射部位的疼痛 B:对循环功能无影响 C:优点是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完全,平稳,体内无明显蓄积 D:可使颅内压,眼压下降 E:异丙酚稀释后6 h内药效稳定
为减轻异丙酚的注射痛,正确的做法是
A:在异丙酚中加入0.01%的利多卡因 B:将异丙酚冷却至15℃ C:将异丙酚用5%葡萄糖液充分稀释后静注 D:在注射处进行局麻 E:将异丙酚加热至与体温相同的温度
为减轻异丙酚的注射痛,正确的做法是
A:将异丙酚用5%葡萄糖液充分稀释后静注 B:在异丙酚中加入0.01%的利多卡因 C:将异丙酚冷却至15℃ D:在注射处进行局麻 E:将异丙酚加热至与体温相同的温度
为减轻异丙酚的注射痛,正确的做法是()
A:将异丙酚用5%葡萄糖液充分稀释后静注 B:在异丙酚中加入0.01%的利多卡因 C:将异丙酚冷却至15℃ D:在注射处进行局麻 E:将异丙酚加热至与体温相同的温度
门诊麻醉应用异丙酚,有关概念中错误的是()
A:可用于小儿 B:婴幼儿诱导剂量为3~4mg/kg C:小儿可单独使异丙酚进行CT和放射治疗 D:应有必要的抢救设备 E:婴幼儿易发生术后呼吸抑制
门诊麻醉应用异丙酚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安全用于小儿 B:婴幼儿诱导剂量为3~4mg/kg C:小儿可单独使用异丙酚行放射检查或治疗麻醉 D:应有必要的抢救设备 E:婴幼儿易发生术后呼吸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