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5岁,低热纳差1月余,查体:皮肤轻度黄疸,肝肋下4cm,质硬,触及大小不等结节,ALT 40IU,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十年余。

该患者应重点考虑哪种肝病 ( )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慢性活动性肝炎 C:大结节性肝硬化 D:原发性肝癌 E:胆汁性肝硬化

患者男,45岁。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多年,因肝区疼痛1周来就诊。体格检查:肝大,可扪及结节,B超怀疑肝癌。

下列哪项不是肝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A: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 B:根据医嘱给镇痛药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帮助患者面对现实,乐观对待疾病 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男性,45岁,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多年,因肝区疼痛1周来就诊,体格检查肝大,可扪及结节,B超怀疑肝癌。

疼痛是困扰晚期肝癌患者的大问题,最新镇痛方式是

A:肌内注射哌替啶 B:患者自控镇痛 C:想像美好事物 D: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E:听音乐

(肝功能受损患者的个体化给药原则)

慢性肝炎患者应用较小剂量的麻醉药或镇痛药(有肝毒性)亦可诱发肝性脑病

A:戒除烟酒嗜好 B:定期检查肝功能 C:尽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D:治疗必需,则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不要长期服用 E:随时监测和观察(如黄疸,肝肿大,肝区叩痛等)

患者男,53岁,消瘦,乏力5个月。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体重减轻,后出现低热,体温在37.2℃左右,自诉有盗汗。3天前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行骨穿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并无头晕头疼,无口腔或鼻出血,无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36.3℃,P84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身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平脐,质硬,无触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可引起脾大的疾病有

A:血吸虫病 B:钩虫病 C:慢性疟疾 D:菌痢 E:肝硬化 F:胃溃疡 G:黑热病 H:猩红热 I:脾功亢进 J:甲亢

某男性患者,45岁,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6年,因肝区疼痛1周来就诊,体格检查肝大,可扪及结节,B超怀疑肝癌。

以下哪项不是肝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A: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 B:根据医嘱予镇痛药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帮助患者面对现实,乐观对待疾病 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某男性患者,45岁,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6年,因肝区疼痛1周来就诊,体格检查肝大,可扪及结节,B超怀疑肝癌。

疼痛是困扰晚期肝癌患者的大问题,最新镇痛方式是

A:肌内注射杜冷丁 B:患者自控镇痛 C:想象美好事物 D: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E:听音乐

某男性患者,64岁,因消瘦、腹胀、纳差8年入院,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史15年。查: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肋下可触及。

该患者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肝脓肿 B:肝硬化伴腹水 C:慢性迁延性肝炎 D:原发性肝癌 E:肝性脑病

某男性患者,64岁,因消瘦、腹胀、纳差8年入院,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史15年。查: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肋下可触及。

患者突然呕吐出暗红色血块约1100ml,急诊胃镜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估计患者目前最有可能先出现的是

A:急性肝功能衰竭 B:心力衰竭 C:急性肾衰竭 D:感染 E:失血性休克

某男性患者,54岁,消瘦、乏力5个月。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体重减轻,后出现低热,体温在37.2℃左右,自诉有盗汗。3天前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行骨穿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并无头晕头疼,无口腔或鼻出血,无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36.3℃,P84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身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平脐,质硬,无触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可引起脾大的疾病有

A:血吸虫病 B:钩虫病 C:慢性疟疾 D:菌痢 E:肝硬化 F:胃溃疡 G:黑热病 H:猩红热 I:脾功亢进 J:甲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