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能中和破伤风外毒素毒性;同时,抗毒素本身为马血清,具有异物性,会导致变态反应的发生。

防止破伤风抗毒素引起过敏性休克,使用前必须进行

A:减敏治疗 B:脱敏治疗 C:血清皮试试验 D:血清总IgE水平测定 E:斑贴试验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能中和破伤风外毒素毒性;同时,抗毒素本身为马血清,具有异物性,会导致变态反应的发生。

如受试者血清皮试试验阳性,需进行

A:减敏治疗 B:脱敏治疗 C:血浆置换治疗 D:抗组胺药物治疗 E:免疫抑制剂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能中和破伤风外毒素毒性;同时,抗毒素本身为马血清,具有异物性,会导致变态反应的发生。

使用抗毒素7~14 d后,患者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蛋白尿及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的病理机制属于

A:I1型变态反应 B:I2型变态反应 C:I3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类Arthus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能中和破伤风外毒素毒性;同时,抗毒素本身为马血清,具有异物性,会导致变态反应的发生。

血清变应性休克,属于

A:I1型变态反应 B:I2型变态反应 C:I3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Arthus反应

患者,男,22岁,在工地劳动时不慎被铁钉扎伤脚部而就医。医嘱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注射前护士询问患者是否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0.1ml内含破伤风抗毒素

A:1500IU B:500IU C:150IU D:50IU E:15IU

某患者,因腿部烧伤,急诊入院,医嘱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注射前询问病人一周前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浓度为

A:15U/ml B:50U/ml C:100U/ml D:150U/ml E:500U/ml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马血清制品)进行人工脱敏的原理是

A:该抗毒素对IgE产生有抑制作用 B:该抗毒素对产生IgE的细胞有抑制作用 C:少量多次注射该抗毒素,使机体对该制品的反应性下降 D:机体对该抗毒素天然无反应性 E:抑制IgE粘附肥大细胞上

已被马血清致敏的患者,如再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时可能发生()

A:血清过敏性休克 B:初次注射血清病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E:接触性皮炎

已被马血清致敏的患者,如再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时可能发生()

A:血清过敏性休克 B:初次注射血清病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E:接触性皮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