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与C肽的血浆浓度相关,测定两者的临床意义也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关于胰岛素和C肽的代谢及其血浆浓度,错误的是
A:肝对胰岛素的摄取比C肽多 B:经肝处理后胰岛素分泌入血的量比C肽少 C: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清除比C肽快 D:胰岛素的半衰期较C肽的短 E:胰岛素的血浆浓度高于C肽
患者男,34岁,感颈肩部不适伴双手麻木3年,近渐加重感双手无力,行走时双下肢无力。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双手握力减弱,双下肢肌力4级,双膝反射亢进。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C
/C
,C
/C
椎间高度降低,颈椎退变。
MRI提示,C
/C
,C
/C
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还最应考虑的诊断是
A:OPLL B:胸廓出口综合征 C:脊髓型颈椎病 D:腕管综合征 E: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
甾体母核C
侧链分别为
C
甾属于( )
A:2个碳原子 B:9~10个碳原子脂肪烃 C:戊酸 D:含氧功能基 E:21个碳原子
维生素C注射液中各成分的作用
维生素C
A:pH调节剂 B:抗氧剂 C:金属络合剂 D:溶剂 E:主药
某男,33岁,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如下图A、B、C所示。

图C应诊断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窦性心动过速,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某男,33岁,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如下图A、B、C所示。

图C的发生机制为

A:有效不应期延长 B: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 C: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D: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E: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某男性患者,70岁,冠心病病史,持续性心绞痛。
N-NH
PET心肌灌注静息(rest)显像,双嘧达莫药物负荷显像(stresstest)见图4-2。
显像图中左心室前壁显像剂分布表现为
A:可逆性心肌缺血 B:不可逆性心肌缺血 C:混合性心肌缺血 D:花斑样改变 E:反向再分布
某男性患者,70岁,冠心病病史,持续性心绞痛。
N-NH
PET心肌灌注静息(rest)显像,双嘧达莫药物负荷显像(stresstest)见图4-2。
显像图中左心室侧壁显像剂分布表现为
A:可逆性心肌缺血 B:不可逆性心肌缺血 C:混合性心肌缺血 D:花斑样改变 E:反向再分布
某男性患者,70岁,冠心病病史,持续性心绞痛。
N-NH
PET心肌灌注静息(rest)显像,双嘧达莫药物负荷显像(stresstest)见图4-2。
显像图中左心室下后壁显像剂分布表现为
A:可逆性心肌缺血 B:不可逆性心肌缺血 C:混合性心肌缺血 D:花斑样改变 E:反向再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