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比铜的硬度小 B:五种金属中,金属铜的导电性最弱 C:“金银铜铁锡”是按照金属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 D:五种金属中,只有两种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塑料袋 B:玻璃杯 C:不锈钢锅 D:涤纶风衣
夏天防雷,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光泽
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在t2~t3时间段内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 。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 g铝箔样品与50.0 g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 g。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铝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与稀盐酸反应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反应中逐渐降
解:设样品单质铝中纯铝质量为x
2Al+6HCl===2AlCl3+3H2↑
54 6
x (50.0+1.9-51.7)g
= x=1.8 g
则样品单质铝的质量分数=×100%≈94.7%
答: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为94.7%。
200 g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已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FeCl3+Fe
3FeCl2,CuCl2+Fe
FeCl2+Cu。下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后溶液的颜色为蓝色 B:D.点对应纵坐标为6.4 C:该200 g溶液中的CuCl2质量分数为6.75% D:取DE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均有气泡产生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曾青得铁化为铜(古代湿法炼铜原理)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铝合金制作高层建筑的门窗框架 D: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分析生活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1)2013 年济南市整合趵突泉、大明湖、五龙潭、护城河等旅游资源,组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它集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于一体,为 5A 级景区.
①对泉水的下列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 序号).
A.清澈的泉水是溶液B.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
C.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泉水的硬度D.过滤可以除去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②某化学小组的小泉同学取2滴非常清澈的趵突泉水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小心加热,水分消失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固体残留物,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若经常食用摄入超标的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蔗糖是人体所需六种营养物质中的
【考点】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①清澈的泉水中含有其它可溶性成份,所以是溶液;蒸馏是根据水的液态和气态的转化进行提纯,所以净化程度最高;根据降低硬水的方法进行分析;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杂质而不是可溶性杂质;
②水中溶有一些可溶性物质,水分蒸发后会析出;
③了解六种营养物质:蛋白质、无机盐、水、糖等.
【解答】解:①清澈的泉水中含有其它可溶性成份,所以是溶液;蒸馏是根据水的液态和气态的转化进行提纯,所以净化程度最高;根据降低硬水的方法进行分析;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杂质而不是可溶性杂质;故D错误;
②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质,水分被蒸发后,固体会析出,所以玻璃片上有少许残留物;
③甜密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若经常食用摄入超标的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蔗糖是人体所需六种营养物质中的糖类.
故答案为:①D;
②泉水中有一些可溶性的矿物质,水分蒸发后,留下固体;
③糖类.
【点评】本题考查软水、硬水,以及六种营养物质的基本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金属的利用非常广泛.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2)下列物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3)中国是自行车大国.钢材是使用在自行车上最久的车架材质,钢的缺点是易生锈,生锈的原因是铁与 反应的结果.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元素的简单分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故填:铝.
(2)下列物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铜用作导线.
故选:C.
(3)中国是自行车大国.钢材是使用在自行车上最久的车架材质,钢的缺点是易生锈,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的结果.
故填:氧气和水.
【点评】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很多,例如给金属涂一层油漆,给金属镀一层金属,把金属制成合金,给金属烤蓝等,都可以达到防止金属生锈的目的.
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单质B.氧化物C.酸D.碱
(2)工业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 性.
(4)药品“氢氧化铝[Al(OH)3]”片剂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2)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分析;
(3)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4)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解答】解:(1)Al2O3是由铝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3)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导热性;
(4)反应物为氢氧化铝和盐酸,生成物为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为:(1)B;(2)分解;(3)导热;(4)Al(OH)3+3HCl═AlCl3+3H2O.
【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平时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金属制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但若使用不当也易造成损坏.
(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 相互作用的结果.
(2)试举一种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
(3)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却不易被腐蚀.请你分析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大多是合金,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
A.玻璃杯B.切菜用的砧板C.不锈钢菜刀.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了解铁锈蚀的条件;
(2)防护的方法有刷油漆、涂油、烧涂搪瓷等方法防锈;
(3)铝制品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到保护作用;
(4)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解答】解:(1)铁在空气中锈蚀,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铁在空气中锈蚀,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可用刷油漆、涂油等方法减缓钢铁锈蚀;
(3)铝的性质比较活泼,容易与氧反应,在表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化学反应式是:4Al+3O2=2Al2O3.
(4)不锈钢菜刀是铁的合金.
故答案为:(1)水和氧气;
(2)刷漆、涂油等(答案合理即可)
(3)4Al+3O2═2Al2O3;
(4)C.
【点评】本题重在重在考查身边化学,更加贴近生活和生产,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这也是中考的题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