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微蜂窝基站尽量设置在()的位置,基站信号经过室内馈线及无源器件均匀分配至各个天线,提高基站输出功率的利用率。
A:传输距离较近 B:话务容量较高 C:基站至多数天线的距离相近 D:建筑密集,走线方便
在密集城区基站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以下关于天线选择的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极化方式选择:由于市区基站站址选择困难,天线安装空间受限,建议选用双极化天线; B:天线增益的选择:为了加强覆盖,尽量提高信号强度,需要选用18dBi以上的高增益天线; C:方向图的选择:在市区一般选用定向天线; D:半功率波束宽度的选择: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来抑制干扰,市区天线水平半功率波束宽度选60~65°。
基站站址设计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A: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的电信楼邮电局做站址,以利用其机房电源铁塔等设施; B:将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该地区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通话质量; C: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一般考虑作为站址; D:针对公路及山区覆盖的选址时,要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如公路拐弯处等开阔的地方。
在密集城区基站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以下关于天线选择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极化方式选择:由于市区基站站址选择困难,天线安装空间受限,建议选用双极化天线; B:天线增益的选择:为了加强覆盖,尽量提高信号强度,需要选用18dBi以上的高增益天线; C:方向图的选择:在市区主要考虑提高频率复用度,因此一般选用定向天线; D:半功率波束宽度的选择: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来抑制干扰,市区天线水平半功率波束宽度选60~65度。
对于在城区的地方,由于基站分布较密,要求单基站覆盖范围不能太大,希望尽量减少越区覆盖的现象,减少基站之间的干扰,提高频率复用率,以下天线选择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A:通常选用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为65°的天线,一般不采用90°以上天线; B:根据目前天线型号,建议市区天线增益选用15dBi。对于城市边缘的基站,如果要求覆盖距离较远,可选择较高增益的天线,如17dBi、18dBi; C:由于市区基站站址选择困难,天线安装空间受限,一般建议选用双极化天线; D:尽量采用半功率波束宽度90°、105°/中、高增益/单极化空间分集天线。
基站站址的选择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半径的1/4 B: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的电信楼、邮电局或微波站作为站址,使其机房、电源、铁塔等设施得以充分利用 C:城市市区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200~300米以上)是优先考虑的站址 D:新建基站应建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及少占良田的地方;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
网络规划时要求尽量站址分布符合蜂窝网络结构的要求,在具体落实的时候注意以下哪几点()
A: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视具体情况尽量选择现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成本和周期; B:应避免选取对于网络性能影响较大已有的高站(站高大于70米或站高高于周边建筑物25米),并通过在周边新选址或选用多个替换站点等方式保证取消高站后的覆盖质量; C: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D:避免将小区边缘设置在用户密集区,良好的覆盖是有且仅有一个主力覆盖小区。
无线网络规划中,站址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哪些符合基站选址的最基本原则,()。
A:首先保证重要区域和用户密集区的覆盖。包括党政军重要机关,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企业办公楼,商业中心,酒店和娱乐业,通信企业和员工住宿地,居民小区等 B: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的电信楼、雷达站、广播电台等作为站址,使其机房、电源、铁塔等设施得以充分利用 C:城市市区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100~300米以上)一般不考虑作为站址,一是为防止出现同邻频干扰,二也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难度,方便维护 D: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衰落。
基站按重要程度分为()
A:重要基站 B:VIP基站 C:一般基站 D:常规基站
CDMA蜂窝系统的基站布局要求:()
A:CDMA系统基站间站址布局的规则化。 B:站间距合理。 C:小区主覆盖范围的网格化。 D:切换带的清晰化。 E:小区主覆盖范围控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