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调节国民经济的作用表现在( )。
A: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 B:国债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C:国债可以调节社会的货币流通和资金供求 D:国债是调节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 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国民经济费用中的直接费用是指( )。
A:由项目产出物直接生成,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效益 B:项目使用投入物所形成,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费用 C:项目对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 D:国民经济为项目付出的代价
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称为( )。
A:国民待遇 B:最惠国待遇 C:不歧视待遇 D:一般待遇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2569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2010年增加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与上年相比,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
A:2009年 B:2008年 C:2007年 D:2006年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2569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2010年增加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与世界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单位:美元
注:①无数据,近似排位。括号里的数字为世界排位
2005—2009年中国人均GNI及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

200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
A:1.1倍 B:19.1倍 C:2.1倍 D:2.9倍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2569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2010年增加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
A:2.1倍 B:19.1倍 C:1.1倍 D:2.9倍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2569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2010年增加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与上年相比,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A:2009年 B:2008年 C:2007年 D:2006年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2569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2010年增加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与上年相比,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A:2009年 B:2008年 C:2007年 D:2006年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第一、深化工资制度改革;第二、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第三、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第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以下关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表述错误的是( )。
A:正确处理积累与生产的关系 B: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C:坚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的原则 D:尊重中国客观的经济条件
国债调节国民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调节财政收入的结构 B:调节财政支出的结构 C: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 D:调节国民经济得产业结构 E:调节社会资金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