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方式包括集中就业、()、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等。
A:分散就业 B:分散按比例就业 C:合伙就业 D:集体就业
下列关于集中就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便于根据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缺陷,改进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B:集中就业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和业务素质 C:集中就业有利于改进福利设施,解决各种不同的辅助工具 D:集中就业有利于配置适应残疾人生理特点的生活设施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6-100题。
2012年,某省加大扶持贫困残疾人力度,财政投入扶贫资金3816.3万元,比上年大幅增长18%,扶持贫困残疾人员56561人,脱贫35110人,享受优惠政策的贫困残疾人117727人,比上年增加3%。
截止2012年底,城镇残疾人员安排就业人数共227192人,其中,集中就业25135人,按比例就业合计91384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110673人。农村残疾人实际就业630900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515278人,从事其他形式就业115622人。
2012年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133546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社会保险235584人。2012年有14个区县确定为中央新农保的试点县,试点地区参保新农保22717人,参保率为34.5%;其中重度残疾人参保占19.9%。
城镇纳入各类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计147438人。其中,已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87922人;其中供养3758人,临时救济22423人,定期补助33335人,农村纳入各类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计339075人。其中,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有221132人,五保供养18146人,临时救济32719人,定期补助67078人。
截止2012年底,省、市、县、乡级残联实有人员5591人,比上年增加11.8%,全省21个地级市中的3个地级市与121个县(市、区)中的61个县(市、区)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全省1589个乡镇街道中已建残联1547个;全省19435个村(社区)中已建残协10537个。
2012年,该市城镇残疾人就业形式主要为( )。
A:集中就业 B:按比例就业 C: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D: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
2012年,某省加大扶持贫困残疾人力度,财政投入扶贫资金3816.3万元,比上年大幅增长18%,扶持贫困残疾人员56561人,脱贫35110人,享受优惠政策的贫困残疾人117727人,比上年增加3%。
截止2012年底,城镇残疾人员安排就业人数共227192人,其中,集中就业25135人,按比例就业合计 91384 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110673人。农村残疾人实际就业630900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515278人,从事其他形式就业115622人。
2012年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133546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社会保险235584人。2012年有14个区县确定为中央新农保的试点县,试点地区参保新农保22717人,参保率为34.5%;其中重度残疾人参保占19.9%。
城镇纳入各类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计147438人。其中,已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87922人;其中供养3758人,临时救济22423人,定期补助33335人,农村纳入各类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计339075人。其中,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有221132人,五保供养18146人,临时救济32719人,定期补助67078人。
截止2012年底,省、市、县、乡级残联实有人员5591人,比上年增加11.8%,全省21个地级市中的 3个地级市与121个县(市、区)中的61个县(市、区)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全省1589个乡镇街道中已建残联1547个;全省19435个村(社区)中已建残协10537个。
2012年,该市城镇残疾人就业形式主要为()
A:集中就业 B:按比例就业 C: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D: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就业人数增加最快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B: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 C:城镇就业人员 D:乡村就业人员
社区劳动力和退休人员信息处理、分析与反馈
案例二:
如东市幸福街道沿江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小王根据乡劳动保障服务所的统一要求,
在对辖区零就业家庭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工作结束后,对调查时填写的《辖区零就
业家庭基本情况登记表》进行了信息整理。由于条件限制,目前如东市还没有开通
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小王只能将情况填写记载到《辖区零就业家庭基本情况台帐》 、
《辖区零就业家庭帮扶情况台帐》等纸质台帐中,如实填报了《辖区零就业家庭情
况报表》,并按季定期对辖区零就业家庭进行动态跟踪。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 小王
的工作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得到了加强,她还经常针对辖区的工作实际,对辖区开
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情况撰写工作信息报告,受到上级有关领导的好评。
这天,小__上班,就迎来了市社保局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抽查工作,毫无准备的
他,赶紧登入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领导小组刘组长让他打开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
库,问道:“你把所有养老金 1000 元以下、享受低保的退休人员调出来” , 小王以
计算机系统不支持为由,没有检索出来。刘组长笑着亲自进行了操作,一旁的小王
脸红了。接下来,他又让小王打开发放联系卡时的计算机台帐,这下刘组长满意地
点了点头。但他突然眉头一皱,看着联系卡使用台帐纪录一片空白,他偷偷的拨打
了联系卡上社区的电话,隔壁房间响起电话铃声,但小王以及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均
无反应, 刘组长立即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随后, 他又检查了自管组织动态管理情况,
发现虽然提出了制度要求、建立了动态管理台帐,但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没有任何
与自管组长意见交流的记载。 于是他就自管组织建设问题继续发问: “你们建立了几
个自管组织?怎么建立的?组长是怎么确定的?” 。小王回答:“我们社区有 325 名
退休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原来化工厂退休的,居住都比较集中,我们就建立了 4 个
组,一个楼一个组,这样方便大家联系,组长都是原来企业的领导,都是由我直接
指定的”。刘组长又察看了一些资料后,总结了沿江社区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检查刚刚结束,居委会马主任把小王叫到一边,让他立刻到辖区的益明饭店处理突
发事件,原来饭店老板拖欠员工数月工资,员工在与老板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发生了
冲突,小王及时赶到现场,并通知了有关部门协助妥善处理了这场突发事件。
在小王撰写的对辖区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工作信息报告中, 下列选项中
不应是其重点撰写的内容的是()。
A:辖区零就业家庭的基本情况 B:我国零就业家庭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C:对辖区零就业家庭开展就业援助有效的工作做法 D:解决辖区零就业家庭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利,我国残疾人就业的指导方针是( )。
A: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 B: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 C:集中就业为主,分散就业为辅 D: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