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男性患者,35岁,臀部斑块3年,无瘙痒,皮损向四周缓慢扩展。体查:臀部见直径6cm大小斑块,表明粗糙不平,皮损表面有较深沟纹相隔,挤压时可有脓液从裂隙中渗出。皮损中央见一1cm萎缩性瘢痕。斑块界清,外周绕以红晕。该患者行皮肤病理活检示:聚集成群的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中心干酪样坏死,外围密集淋巴细胞浸润。
疣状皮肤结核“三廓征”是
A:中央网状瘢痕 B:粗糙皮损 C:疣状边缘 D:四周红晕 E:深沟纹相隔 F:脓液渗出
女性,55岁,发现右乳肿块10天。体检发现:右乳外上象限扪及直径约5cm肿块,质硬,与皮肤广泛粘连,固定;腋窝可扪及成串肿大淋巴结,固定。
肿瘤放疗时易损伤皮肤,护理时应
A:热敷理疗 B: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C:按摩 D:肥皂水清洗 E:外敷消肿药膏
王女士,45岁。诊断乳腺癌入院。检查:右侧乳房外上象限肿块,直径4.0 cm,与皮肤轻度粘连,并出现"酒窝征",右侧腋窝扪及2个肿大淋巴结,能推动。
皮肤出现"酒窝征"表示癌肿侵及
A:大的乳腺导管 B:Cooper韧带 C:皮下毛细淋巴管 D:胸大肌筋膜 E:毛囊和汗腺
患者,女性,60岁,乳腺癌。患者半个月前门诊检查,右乳外上象限坚硬肿块直径3.9cm,可移动,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右腋淋巴结肿大,1.1cm可移动,今日入院。
患侧乳房呈现橘皮样改变是因为
A:癌侵犯Cooper韧带 B:癌阻塞皮肤淋巴管 C:癌侵犯乳晕 D:癌侵入皮下组织 E:癌侵入局部静脉
患者,女性,60岁,乳腺癌。患者半个月前门诊检查,右乳外上象限坚硬肿块直径3.9cm,可移动,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右腋淋巴结肿大,1.1cm可移动,今日入院。
拟行根治术,备皮范围不正确的是
A:需植皮的,要做好供皮区准备 B:下至脐水平 C:右侧至腋前线 D:左侧至腋前线 E:包括右侧上臂,肩,腋窝,剃腋毛
患者女,50岁,乳癌。患者半月前门诊检查,右乳外上象限坚硬肿块直径为4cm,可移动,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右腋淋巴结肿大,1.2cm,可移动,今日入院。
患侧乳房呈现橘皮样改变是因为
A:癌侵犯Cooper韧带 B:癌阻塞皮肤淋巴管 C:癌侵犯胸壁 D:癌侵入乳管 E:癌侵入局部静脉
患者,女性,46岁。因左乳肿块就诊:触诊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直径约5cm的肿块,边界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差,病变局部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体检医生建议患者入院进一步治疗。患者入院后初诊"乳腺癌"拟行改良根治术。
患者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
A:癌细胞侵及Cooper韧带所致 B:癌肿侵犯乳头 C: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 D:癌肿与皮下组织粘连 E:癌细胞阻塞乳腺导管
患者女,47岁,发现右侧乳房内无痛性肿块2个月,体检: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直径约4cm的肿块,边界不清,质地硬,周部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该患者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是由于
A: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 B:癌肿侵犯乳房 C:癌肿与胸肌粘连 D:癌肿与皮肤粘连 E:癌肿侵犯乳管
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选择皮肤癌病人为对照组合适,可以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该推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皮肤癌在户外工作人员中比户内工作人员更为常见,因此对照组不能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 C: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种疾病 D: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个群体 E:不正确,因为是样本资料数量太少
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选择皮肤癌病人为对照组合适,可以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该推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皮肤癌在户外工作人员中比户内工作人员更为常见,因此对照组不能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 C: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种疾病 D: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个群体 E:不正确,因为是样本资料数量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