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女,43岁。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内上方约3cmx2cm的质硬肿块,无疼痛。肿块表面有"橘皮样"变。体格检查又发现左腋窝有1.2cmx1cm大小质硬淋巴结,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左乳癌。
乳癌表面皮肤"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
A:乳房皮肤淋巴管阻塞 B:肿瘤侵犯Copper韧带 C:肿瘤侵犯较大乳管 D:肿瘤与皮肤深部粘连 E:肿瘤侵犯皮下静脉
患者,女性,35岁,体温38.6℃,脉搏116次/分,咽喉疼痛,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医嘱"青霉素皮内试验",护士配制好青霉素皮试液后给患者注射。
青霉素皮内注射的剂量应为
A:1500U B:300U C:100U D:10U E:20U
患者女,47岁,发现右侧乳房内无痛性肿块2个月,体检: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直径约4cm的肿块,边界不清,质地硬,周部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该患者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是由于
A: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 B:癌肿侵犯乳房 C:癌肿与胸肌粘连 D:癌肿与皮肤粘连 E:癌肿侵犯乳管
患者,女,肺炎,体温39.5。C,脉搏120次/min,医嘱青霉素皮内试验。
护士应配制青霉素皮内试验液的剂量为每毫升含青霉素
A:1000U B:150U C:50U D:500U E:100U
患者,女,肺炎,体温39.5。C,脉搏120次/min,医嘱青霉素皮内试验。
下列护士在进行青霉素皮内试验的步骤中,错误的是
A:皮肤试验液配制好后,应放于冰箱冷藏保存,供随时取用 B:试验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C:于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I ml,20分钟后观察结果 D:结果如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 ml,以作对照 E: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
某女,36岁,孕1产1,2年前自然分娩史。放置宫内节育器后10个月,经量增多症状仍不见好转,要求取出IUD,咨询皮下埋植避孕法。
该患者不存在放置皮下埋植剂的禁忌证,在术前咨询中有关皮下埋植避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Norplant的主要成分是醋酸甲地孕酮 B:可在月经周期的任何时间埋入,并可随时取出 C:一次埋入可避孕5年,有效率99%以上 D:放置7天内仍需采用其他方法避孕 E: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其主要的副反应 F:部分病人可发生闭经
某女,36岁,孕1产1,2年前自然分娩史。放置宫内节育器后10个月,经量增多症状仍不见好转,要求取出IUD,咨询皮下埋植避孕法。
患者各项指标均正常,拟采用皮下埋植避孕。有关皮下埋植放置手术的步骤,正确的是
A:皮下埋植的部位,应在肘关节上4~6cm B:麻醉剂应注入真皮皮下组织内 C:套管针行进时,无需将皮肤挑起 D:穿刺中如遇阻力,需改变方向 E:后退套管无需固定针芯 F:术毕加压包扎
某男性患者,58岁,恶心呕吐、皮肤瘙痒1年,加重伴乏力、鼻出血2周。查体:血压160/100mmHg,皮肤粘膜苍白,血尿素氮(BUN)15.2mmol/L,血红蛋白(Hb)70g/L,血肌酐(SCr)685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2ml/min。肾脏B超显示双肾缩小,皮质变薄。
造成病人皮肤瘙痒的原因是
A:身心反应 B:血氨升高 C:血尿酸升高 D:血中磷酸盐水平升高 E:钙盐在皮肤及神经末梢沉积
皮内痣()
A:痣细胞仅位于表皮底层,有潜在恶变可能 B:1岁男患儿,面部发现一直径1cm的褐色皮肤肿物,并有数根毛发生长。 C:特点像皮内痣居多,因其交界痣成分,也有恶变可能 D:呈深青到蓝黑色,界限明显,多为良性 E:单发或多发的鲜红或暗红斑块样皮肤病变,周围边界清晰,不高出皮面,压之褪色,减压后颜色还原,常发生于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