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2岁,初一学生,老师反映该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建议该生做智力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总智商为85分,表示该生属于

A:智力优秀 B:智力中上 C:智力中等 D:智力中下 E:边缘智力 F:智力缺陷

 患者男,12岁,初一学生,老师反映该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建议该生做智力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总智商为85分,表示该生属于

A:智力优秀 B:智力中上 C:智力中等 D:智力中下 E:边缘智力 F:智力缺陷

张某,7岁。二年级学生,因学习成绩不佳、好下座位走动,好讲小话,在老师要求下由家长带来行智力测验。测验中被试抱怨老师,多动,测得离差智商为67(平均数100,标准差15)。主试人员告诉被试和家长:"请回去告诉老师,IQ67,轻度智力低下。"

针对主试人员的"智力轻度低下"的结论,正确的评论是

A:正确,韦氏量表的67分处于智力轻度低下范围 B:不正确,被试得分67分,其得分区间大约是62~72分,故结论是低下与正常之间 C:正确,被试成绩不佳本来就属于智力低下 D:不正确,他没有考虑测验情境对分数的影响 E:以上都不对

韦氏智力测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使用较广的个别智力测验,而韦氏智力测验的年龄范围也从4岁持续到74岁,并且首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方法表示智力发展水平。

关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量表的适用年龄范围是16~74岁的成人 B:言语量表中包括常识、数字广度、词汇、算术、理解和类同6个分测验 C:操作量表包括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迷津和数字符号5个分测验 D:分测验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时平均数是10、标准差为3 E:各个分测验总分是不一致的

某男性患者,13岁,初一学生,老师反映该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建议该生做智力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总智商为85分,表示该生属于

A:智力优秀 B:智力中上 C:智力中等 D:智力中下 E:边缘智力 F:智力缺陷

人们一谈到要培养儿童成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他们的智力,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似乎成绩好的孩子将来就有出息。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不少研究资料表明,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其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才占三分之一,而非智力因素却占了三分之二。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段意思的是( )。

A:不应只考虑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力 B:应注重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C:很多人的成功归功于非智力因素 D: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将来就有出息

下列关于智力年龄阐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高于实际年龄,说明该孩子比较聪明 B:普通儿童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相符合 C:智力年龄具有相等的单位 D:智力年龄具有一定的参照点

人们谈到要培养儿童成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他们的智力、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似乎成绩好的孩子将来就有出息。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不少研究资料表明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其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才占了三分之二。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考虑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力是错误的 B:应当关注儿童成才培养过程中智力和非智力的全面发展 C:科学家的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D:只有提高儿童智力,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人们谈到要培养儿童成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他们的智力、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似乎成绩好的孩子将来就有出息。”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不少研究资料表明,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其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才占了三分之一。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考虑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力是错误的 B:应当关注儿童成才培养过程中智力和非智力的全面发展 C:科学家的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D:只有提高儿童智力,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