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稳与刘永系父子关系,刘稳在农村,年老多病,刘永外出做生意,收入颇丰,遂在县城买房定居,但刘永长期不给其父赡养费导致刘稳生活困难。2002年,刘稳就此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刘永每月给付刘稳生活费1000元,刘稳,刘永均服判。到2008年,刘稳因身体不好,医疗费增多,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刘永增加赡养费。

针对刘稳的起诉,人民法院应:( )

A:依法受理 B:按照申诉处理 C: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不予受理 D:先依法受理,再裁定驳回起诉

患者男,12岁,初一学生,老师反映该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建议该生做智力测验。

适合该生的智力测验量表是

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B: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C: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智力量表(WPPSI) D:16-PF E:EPQ F:CPI

 患者男,12岁,初一学生,老师反映该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建议该生做智力测验。

适合该生的智力测验量表是

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B: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C: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智力量表(WPPSI) D:16-PF E:EPQ F:CPI

为了保证教学实验顺利进行,学校选用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老师负责用改进的方法教"实验1班"和"实验2班"的数学,另外随机选择老师用传统方法教"普通1班"和"普通2班"的数学,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随机分配。结果实验班各科成绩都显著高于对照,研究结论是改进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而且能全面改善学生的学习,值得推广。

本研究设计中有助提高内部效度的措施是

A:教师的选择 B:教师的分配 C:学生的分配 D:班级的称谓 E:以各科成绩作为衡量指标

黄某(17周岁,某汽车修理店职工)与吴某(16周岁,高中学生)在餐馆就餐时因琐事与赵某(16周岁,高中学生)发生争吵,并殴打赵某致其轻伤。检察院审查后,综合案件情况,拟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关于本案审查起诉的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应当对黄某、吴某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和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社会调查 B:在讯问黄某、吴某和询问赵某时,应当分别通知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C:应当分别听取黄某、吴某的辩护人的意见 D:拟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应当听取赵某及其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黄某(17周岁,某汽车修理店职工)与吴某(16周岁,高中学生)在餐馆就餐时因琐事与赵某(16周岁,高中学生)发生争吵,并殴打赵某致其轻伤。检察院审查后,综合案件情况,拟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关于对黄某的考验期,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从宣告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日起计算 B:不计入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 C:可根据黄某在考验期间的表现,在法定范围内适当缩短或延长 D:如黄某违反规定被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而提起公诉,已经过的考验期可折抵刑期

黄某(17周岁,某汽车修理店职工)与吴某(16周岁,高中学生)在餐馆就餐时因琐事与赵某(16周岁,高中学生)发生争吵,并殴打赵某致其轻伤。检察院审查后,综合案件情况,拟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关于本案的办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必须达成刑事和解 B:检察院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可要求他们向赵某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C: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检察院可将黄某移交有关机构监督考察 D:检察院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均应将相关材料装订成册,予以封存

某男性患者,11岁,初一学生,老师反映该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建议该生做智力测验。

适合该生的智力测验量表是

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B: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C: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智力量表(WPPSI) D:16-PF E:EPQ F:CPI

某男性患者,13岁,初一学生,老师反映该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建议该生做智力测验。

适合该生的智力测验量表是

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B: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C: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智力量表(WPPSI) D:16-PF E:EPQ F:CPI

一名中学生晚自习时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这名学生心怀不满,在老师走后吐了一口痰,老师发现后让其把痰舔干净。在该老师的监督下,学生不得不舔干净自己吐的痰。学生家长认为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将老师和学校同时告上法庭,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经法庭主持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起诉被撤回。由此案可以看出学校、老师在对未成年人培养教育方面应当()。

A:对未成年人实施素质教育 B:对未成年人关爱和尊重 C:开展未成年人成长教育 D: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实施专门教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