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是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补体激活途径有3种,即经典途径,替代途径和MBL途径,其主要作用是清除抗原,不论其是否结合抗体。
与抗原结合从而激活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的抗体主要是
A:IgG或IgM B:IgG或IgA C:IgM或IgA D:IgA或IgE E:IgE或IgM
补体是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补体激活途径有3种,即经典途径,替代途径和MBL途径,其主要作用是清除抗原,不论其是否结合抗体。
补体灭活的最佳条件是
A:56 ℃ 10 min B:56 ℃ 20 min C:56 ℃ 30 min D:100 ℃ 10 min E:100 ℃ 10 min
酶变性失活的温度是
A:温度0℃以下 B:温度为4℃ C:温度0℃~35℃ D:温度30℃~40℃ E:80℃以上
2-乙酰氨基芴(2-AAF)和2-氨基芴(2-AF)在机体内可形N-羟基芳酰胺和N-羟基芳胺,为近致癌物,再通过结合反应而产生的结合物可在酸性pH尿中或由肠道菌丛的β-葡萄糖苷酸酶水解,生成N-羟基芳香胺。可自发生成亲电子剂--氮宾离子,攻击DNA,引起膀胱癌和结肠癌
近致癌物N-羟基芳酰胺和N-羟基芳胺的形成通过
A:细胞色素P450和FMO催化 B:细胞色素P450催化 C:FMO催化 D:环氧水化酶催化 E:醇脱氢酶催化
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属于()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 D:因变量和自变量
酶变性失活的温度是()。
A:温度0℃以下 B:温度为4℃ C:温度0℃~35℃ D:温度30℃~40℃ E:80℃以上
酶变性且已不可逆使酶失活的温度是
A:温度35~40℃时 B:温度60℃以上时 C:温度80℃以上时 D:温度0~35℃时 E:温度0℃以下时
下列哪种酶失活后会引起cAMP浓度降低
A:蛋向激酶A B:蛋白激酶C C:腺苷酸环化酶 D:磷脂酶C E:蛋白激酶G
酶变性且已不可逆使酶失活的温度是
A:温度35~40℃时 B:温度60℃以上时 C:温度80℃以上时 D:温度0~35℃时 E:温度0℃以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