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7岁,妊娠30周,胎动消失1周,听诊无胎心。入院后渐出现皮肤粘膜出血,血压下降,无尿。查体:血红蛋白88g/L,WBC6x10
/L,血小板21x10
/L,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0.5g/L,3P试验(+++)。
哪种检查可提示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A:血小板21x10
/ B: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碎片 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D:纤维蛋白原0.5g/L E:3P试验(+++)
某男性患者,47岁,对称性小关节肿痛伴晨僵3年。近3个月来症状加重,晨僵时间明显延长,并出现乏力。查体:双手腕关节、掌指关节肿胀,压痛(+),双手握力下降,双肘部发现无痛性皮下结节。
对该患者的晨僵护理正确的是
A:晚上睡眠前进行温水浴 B:平时多卧床休息 C:白天活动时戴弹力手套 D:避免关节长时间不活动 E:鼓励患者起床时用冷水、热水交替浸泡关节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大多数酶活性测定中酶促反应速度有所下降,主要是()
A:底物饱和度下降 B:不可逆反应 C:底物抑制作用 D:酶变性失活 E:酶量的消耗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A: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与一般催化剂完全相同 B:低温可使大多数酶发生变性 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性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无关 D: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延长反应时间,其最适温度降低
不作任何调整的条件下,均匀系数随周转时间的延长()。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与周转时间无关
水泥包装后,如果在短期内不使用则会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导致()。
A:强度上升 B:强度下降 C:二次游离钙产生
在通常情况下,稻米的糊化温度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
A:不变 B:逐渐下降 C:逐渐上升 D:无法确定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A: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与一般催化剂完全相同 B:所有酶的最适温度均相同 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性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无关 D: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延长反应时间,其最适温度降低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A: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与一般催化剂完全相同 B:所有酶的最适温度均相同 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性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无关 D: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延长反应时间,其最适温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