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综合练习
生物化学综合练习
更新时间:
类别:生物化学
501、
服用下列哪一种药物可以解除脚气病?()
502、
需要生物素()
503、
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高能化合物?()
504、
下列哪种物质专一地抑制Fo因子?()
505、
抗霉素A对电子传递链抑制的作用点在()
506、
鱼藤酮是呼吸链专一的抑制剂,它作用于()
507、
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I和复合物II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
508、
2,4-二硝基苯酚能抑制下列哪种细胞功能?()
509、
线粒体呼吸链的磷酸化部位可能位于下列哪些物质之间?()
510、
下列化合物哪个不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511、
与体内钙、磷代谢调节有关的维生素是()
512、
氨基反应要求下列哪种维生素?()
513、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总能量变化符合下列那一项?()
514、
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种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
515、
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
516、
什么是干扰?
517、
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那一条是不对的?()
518、
在正常呼吸的线粒体中,还原程度最高的细胞色素是()
519、
完整的线粒体当存在以下哪种情况时,传递电子的速度才能达到最高值?()
520、
在肝细胞中,线粒体外的NAD+进入线粒体内的穿梭机制主要是()
521、
下列哪项叙述符合脂肪酸的β氧化()
522、
脂肪酸在细胞中氧化降解()
523、
下列哪些辅因子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
524、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是()
525、
下述哪种说法最准确地描述了肉毒碱的功能?()
526、
线粒体基质中脂酰CoA脱氢酶的辅酶是()
527、
在脂肪酸的合成中,每次碳链的延长都需要下列哪种物质直接参与?()
528、
合成脂肪酸所需的氢由下列哪一种递氢体提供?()
529、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酰基载体是()
530、
以干重计量,脂肪比糖完全氧化产生更多的能量。下面那种比例最接近糖对脂肪的产能比例()
531、
下述酶中哪个是多酶复合体?()
532、
由3-磷酸甘油和酰基CoA合成甘油三酯过程中,生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
533、
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534、
生成甘油的前体是()
535、
卵磷脂中含有的含氮化合物是()
536、
下列关于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537、
下列哪一种是人类膳食的必需脂肪酸?()
538、
下列关于脂类的叙述不真实的是()
539、
脂肪酸活化后,β-氧化反复进行,不需要下列哪一种酶参与?()
540、
软脂酸的合成与其氧化的区别为:(1)细胞部位不同;(2)酰基载体不同;(3)加上及去掉2C单位的化学
541、
乙酰CoA羧化酶的变构抑制剂是()
542、
脂肪酸进行β-氧化不生成()
543、
在动物组织中,从葡萄糖合成脂肪酸的重要中间产物是()
544、
下述关于从乙酰CoA合成软脂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545、
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546、
自然界中化合态氮的主要来源有()
547、
在E.coli细胞中DNA聚合酶I的作用主要是()
548、
5-溴尿嘧啶是经常使用的诱变剂,它的作用是()
549、
小白鼠的基因组比Ecoli的基因组长600多倍,但是复制所需要的时间仅长10倍,因为()
550、
细菌DNA复制过程中不需要()
551、
DNA复制的精确性远高于RNA的转录,这是因为()
552、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经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得到两个片段,大片段叫Klenow片段,失去了()
553、
端粒酶是一种()
554、
大肠杆菌中主要行使复制功能的酶是()
555、
既有内切酶活力,又有连接酶活力是()
556、
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成分是()
557、
不需要DNA连接酶参与的反应是()
558、
hnRNA是()
559、
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III的产物是()
560、
合成后无需进行转录后加工修饰就具有生物活性的RNA是()
561、
下列核酸合成抑制剂中对真核细胞RNA聚合酶II高度敏感的抑制剂是()
562、
以下哪种物质常造成碱基对的插入或缺失,从而发生移码突变()
563、
下列关于基因增强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564、
下列有关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的哪个论点是正确的()
565、
参与识别转录起点的是()
566、
关于DNA的修复,下列描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567、
DNA最普通的修饰是甲基化,在原核生物中这种修饰的作用有()
568、
一种突变细菌从群落形态学(即表型)不能与其野生型相区别,这一突变可能是()
569、
下列物质中不为氨基酸的合成提供碳骨架的是()
570、
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同化氨的反应,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571、
DNA的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572、
5-磷酸核糖和ATP作用生成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催化方反应的酶是()
573、
在植物组织中,从葡萄糖合成脂肪的重要中间产物是()
574、
在糖脂互变过程中,糖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还原生成3-磷酸甘油
575、
油料种子萌发时,经()及糖异生作用可生成糖类物质
576、
核苷酸合成时所需的5-磷酸核糖可由()途径提供
577、
脂肪酸合成时所需的NADPH+H+可由()途径提供
578、
()途径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的共同途径
579、
()调节是生物体内最基本、最普遍的调节方式
580、
在乳糖操纵子的表达中,乳糖的作用是()
581、
参与操纵子正调控的蛋白质因子是()
582、
属于反式作用因子的是()
583、
属于顺式作用元件的是()
584、
原核生物转录启动子?10区的核苷酸序列称为()
585、
基因工程技术的创建是由于发现了()
586、
基因重组就是DNA分子之间的()
587、
DNA分子上能被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特异识别的部位叫()
588、
大肠杆菌在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基因型为I-Z+Y+。然后加入葡萄糖,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
589、
鸟氨酸循环又叫尿素循环,对此代谢循环叙述不正确的是()
590、
酶的诱导现象是指()
591、
增强子的作用是()
592、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
593、
DNA重组的顺序是()①用连接酶将外源DNA与载体连接。②培养细胞以扩增重组DNA。③通过转化将重组
594、
在大肠杆菌中,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ATCase)受其终产物CTP单独抑制。这是一种()
595、
阻遏蛋白是由以下哪种基因合成的()
596、
核酸可分为两大类,其中DNA主要存在于()中,RNA主要存在于()中。
597、
核酸完全水解生成的产物有()、()和()
598、
生物体内的嘌呤碱主要有()和(),嘧啶碱主要有()()、和()。
599、
DNA和RNA分子在物质组成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和()不同,DNA分子中存在的是()和()
600、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和(),它们通过()相互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
601、
DNA的二级结构是(),其中碱基组成的共同特点是()A=()、G=()。
602、
测知某一DNA样品中,A=0.53mol,C=0.25mol,那么T=()mol,G=()mol。
603、
DNA双螺旋结构的维系力主要有()和()。
604、
DNA分子中G、C含量高的分子较稳定,同时比重也较(),解链温度也较()。
605、
生物体中的糖、脂、蛋白质和核酸代谢主要通过枢纽物质()()、和()组成代谢网络,以进行物质间的互变和
606、
核酸在()nm处有最大吸收峰。
607、
核苷酸生物合成时,从IMP转变为AMP经过(),转变为GMP经过()。
608、
染色质中的DNA主要是以与()结合成复合体的形式存在,并形成串珠的()结构。
609、
B型DNA双螺旋模型的螺距为()nm,碱基转角为(),碱基倾角为()。
610、
大肠杆菌核糖体中有二个tRNA结合位点,它们是()位点和()位点。
611、
核酸中的嘌呤环有四个氮原子,生物合成时分别来自()()和()。
612、
嘧啶环中有二个氮原子,分别来自()和()。
613、
UMP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尿嘧啶和5-磷酸核糖-1-焦磷酸反应生成()和()。
614、
核苷三磷酸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能量和磷酸基团转移的重要物质,()参与单糖的转变和多糖的合成
615、
核酸的减色效应由二条链之间的()及同一条链的()产生。
616、
别嘌呤醇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治疗痛风症,是由于它们的化学结构与()很相似,减少()在体
617、
RNA主要有三类,它们的生物功能分别是()()和()。
618、
RNA的二级结构大多数是由()条链形成的,它可盘曲形成()双螺旋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是()形结构
619、
tRNA三叶草形结构中,氨基酸臂的功能是(),反密码环的功能是()。
620、
成熟的mRNA在5′末端加上了()构成帽子的结构,在3′末端加上了()形成尾巴。
621、
嘌呤核苷酸合成的第一步是由()催化()和谷氨酰胺生成5-磷酸核糖胺的反应。
622、
嘌呤核苷酸合成的产物是(),然后再转变为腺嘌呤核苷酸和()。
623、
嘧啶合成的起始物氨甲酰磷酸的合成需要()作为氨的供体,尿素循环中的氨甲酰磷酰是由()作为氨的供体。
624、
核糖核苷酸还原生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酶促反应,通常是以()为底物。
625、
DNA变性后,紫外光吸收能力(),沉降速度(),粘度()。
626、
核酸的从头合成中,嘌呤环的3位氮原子是来自()。
627、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它们的结构通式是()。
628、
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和()
629、
酸性氨基酸包括()和()。
630、
碱性氨基酸包括()()和()
631、
稳定蛋白质胶体状态的因素是()和()。
632、
米氏方程为()。KM+[S]
633、
淀粉酶属于第()类酶。
634、
糖脂互变主要通过两个重要中间代谢物()和()进行。若合成长链脂肪酸,所需的NADPH+H+又可由()
635、
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通过()循环相互沟通。
636、
核苷酸衍生物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是重要的能量和磷酸基团转移的重要物质,()参与脂类物质的合
637、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今测得1g样品含氮量为10mg,其蛋白质含量应为()%。
638、
谷胱甘肽是由()()和()组成的三肽。
639、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的是氨基酸在肽链中的(),各组成单位之间以()键相连。
640、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单元包括()()()和()。
641、
结构域的层次介于()和()之间。
642、
稳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力有()()()()和()。
643、
血红蛋白具有()结构,它是由()个亚基组成的,每个亚基含有一个()辅基。
644、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和()。
645、
酶的专一性分为两大类,即()和()。
646、
依酶促反应类型,酶可以分为六大类:()、()()()()和()。
647、
使酶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因素是()()()()和()。
648、
天冬氨酸的pI为2.98,在pH等于5的溶液中它应带()电荷,在电场中向()移动。
649、
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蛋白质的()被破坏。
650、
蛋白质分子处于等电点时,其净电荷为(),此时它的溶解度()。
651、
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主要由于()()和()。
652、
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是双重的:()和()。
653、
别构酶的活性与底物作图呈现()型曲线。
654、
当底物浓度远远大于Km,酶促反应速度为()。
655、
酶的活性中心由()和()两部分构成,前者决定酶(),后者决定酶()。
656、
已知真核基因顺式作用元件有:()()()()()等。
657、
1961年Monod和Jacob提出了()模型。
658、
()是用于生物合成的还原剂,它主要由()产生。
659、
在酵解途径的前部分,葡萄糖被()和()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并进一步裂解为两分子()化合物。
660、
()中的磷酸基转移到ADP上,形成ATP,这是酵解途径中的第一个产能反应。
661、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被()氧化,再经脱羧,便产生()和()。
662、
葡萄糖异生主要在()内进行。
663、
三羧酸循环主要在()内进行。
664、
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665、
()()和()催化的反应是三羧循环、的主要调控点。
666、
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糖苷键,而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糖苷键。
667、
在真核生物中,1mol葡萄糖经过糖酵解作用净生成()molATP,而1mol葡萄糖经过有氧呼吸生成(
668、
在磷酸蔗糖合成酶催化蔗糖的生物合成中,葡萄糖基的供体是(),葡萄糖基的受体是()。
669、
在EMP途径中,经过()()和()后,才能使一个葡萄糖分,子裂解成()和()两个磷酸三糖。
670、
如果细胞中()的水平较高,则调节酶()能抑制葡萄糖进入EMP途径。
671、
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然后和()结合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形成第一个产物是()。
672、
丙酮酸的去路有()()和()。
673、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和()三种酶组成,其辅因子共6种,分别为()()()()()()。
674、
淀粉磷酸解过程是通过()酶降解α-1,4糖苷键;靠()酶和()酶降解α-1,6糖苷键,磷酸解的好处是
675、
将葡萄糖、酵母提取液和碘乙酸一起培养时,从培养物中可分离高含量的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这是由
676、
细胞水平的调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
677、
()水平调节是生物体内最基本、最普遍的调节方式,主要通过改变细胞中()和()对代谢途径进行调节。
678、
磷酸戊糖途径氧化阶段需二个脱氢酶即()脱氢酶和()脱氢酶,它们都要求()做它们的辅酶。
679、
糖酵解通过()酶、()酶和()酶得到调控,而其中尤以()酶为最重要的调控部位。
680、
在糖异生中有()个重要的酶起关键作用,它们是()酶、()酶、()酶、()酶。
681、
在哺乳动物中,将两分子乳酸转换成葡萄糖需要消耗()个ATP分子。
682、
在糖的有氧氧化中,能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的酶有()酶、()酶、()酶。
683、
在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中,需多酶复合物脱羧的反应步骤有()和()。
684、
通过磷酸戊糖途径,可生成含()等不同碳原子的糖,可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供碳架。
685、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的底物是(),产物有()()()。
686、
()和()是近年来找到的在代谢调控中有重要作用的多磷酸核苷酸,Ecoli在中,它参与rRNA合成的控
687、
DNA合成在();蛋白质合成在();脂肪酸合成在();氧化磷酸化在();脂肪酸转变为糖在()。
688、
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
689、
常见的电子传递链抑制剂有()()()等。
690、
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学说。
691、
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的排列顺序为:()→()→()→()。
692、
典型的呼吸链包括()氧化呼吸链和()氧化呼吸链两种,这是根据接受的()不同而区别的。
693、
生物氧化是()在细胞中(),最终生成()和()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694、
在细胞中存在三种腺苷酸即()()和(),统称为腺苷酸库。
695、
能荷的范围为(),通常细胞内的能荷值为()。
696、
维生素可分为()和()两类。
697、
维生素C又名(),缺乏时会导致()病。
698、
高能化合物通常是指水解或磷酸基团发生转移时()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被称为能量代谢的“()。
699、
电子传递链的组分包括()、()()、和()。
700、
细胞色素和铁硫中心在呼吸链中以()原子的变价进行电子传递。每个细胞色素和铁硫中心每次传递()个电子。
701、
由NADH到O2的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能量足以偶联ATP合成的3个部位是()之间、()之间、()之间。
702、
2,4-二硝基苯酚能够阻碍()的生成而不抑制(),因此被称为()。
703、
生物体内通过生物氧化合成ATP的方式有()和()。
704、
人类长期不摄入蔬菜和水果,将可能导致维生素()和维生素()缺乏。
705、
代谢物在细胞中的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
706、
生物体内CO2的生成不是碳和氧气的直接结合,而是通过()方式形成的。
707、
ΔG0时表示为()反应,ΔG=0时表示反应()。
708、
化学渗透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与ATP合成之间起偶联作用的是()。
709、
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其递氢体有()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差,
710、
绿色植物生成ATP有三种方式()()()。
711、
线粒体内膜外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而线粒体内膜内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
712、
线粒体外生成的NADH须通过特殊的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内,在动物细胞中有()和()两个穿梭机制。
713、
某些特殊试剂可将氧化磷酸化过程分解成若干反应阶段,根据这些试剂的作用方式分为三类即()()()。
714、
生物素是()的辅酶,在有关催化反应中起()。
715、
脱羧反应需要的辅因子除了硫辛酸、CoASH、FAD、NAD、Mg外,还有()。
716、
()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3分子与()酯化而成的。
717、
乙醛酸循环中两个关键酶是()酶和()酶,使异柠檬酸避免了在柠檬酸循环中的两次()反应,实现从()净合
718、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一般只合成()动物中脂肪酸碳链延长由,()()酶系统催化;植物的脂肪酸碳链延长酶系
719、
三酰甘油是由()和()在()酶的催化下先形成(),再由()酶催化转变成(),最后在()酶催化下生成三
720、
小肠粘膜细胞在有脂肪消化产物存在下可经()合成途径合成脂肪。
721、
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乙酰CoA来源于()或(),NADPH来源于()。
722、
3-磷酸甘油的来源有()和()。
723、
脂肪动员指()在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释放入血以提供其他脂肪组织氧化利用。
724、
一分子脂酰CoA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
725、
脂肪酸的合成需原料()()和()等。
726、
在线粒体外膜脂酰CoA合成酶催化下,游离脂肪酸与()和()反应,生成脂肪酸的活化形式(),再经线粒体
727、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C2供体是(),活化的C2供体是(),还原剂是()。
728、
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该酶以()为辅基,消耗(),催化()与()生成(),柠檬酸
729、
脂肪酸从头合成中,缩合、两次还原和脱水反应时酰基都连接在()上,它有一个与()一样的()长臂。
730、
什么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为什么说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731、
什么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其生物功能有何关系?
732、
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733、
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有何特点?
734、
蛋白质的β—折叠结构有何特点?
735、
简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机制。
736、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变性后哪些性质会发生改变?
737、
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
738、
下列试剂和酶常用于蛋白质化学的研究中:CNBr、异硫氰酸苯酯、丹黄酰氯、脲、6mol/LHCl、β
739、
扼要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球状蛋白质在溶液中具有下列性质。 (1)在低pH时沉淀。 (2)当离子强度从零
740、
某种溶液中含有三种三肽:A肽:Tyr-Arg-Ser,B肽:Glu-Met-Phe和C肽:Asp-P
741、
利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下列每一对氨基酸,哪一种氨基酸首先被pH7缓冲液从离子交换柱上洗脱出来。(a)
742、
氨基酸的定量分析表明牛血清白蛋白含有0.58%的色氨酸(色氨酸的分子量为204)。 (a)试计算牛
743、
胃液(pH=1.5)的胃蛋白酶的等电点约为1,远比其它蛋白质低。试问等电点如此低的胃蛋白酶必须存在有
744、
下列试剂和酶常用于蛋白质化学的研究中: CNBr异硫氰酸苯酯丹磺酰氯脲6mol/LHClβ-巯基乙
745、
由下列信息求八肽的序列。 (a)酸水解得Ala,Arg,Leu,Met,Phe,Thr,2Val
746、
下列变化对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氧亲和性有什么影响? (a)血液中的pH由7.4下降到7.2。 (b
747、
什么是蛋白质的沉淀作用?有哪些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各方法沉淀的机理是什么?
748、
将Asp(pI=2.98)、Gly(pI=5.97)、Thr(pI=6.53)、Lys(pI=9.7
749、
何谓蛋白质的变性?哪些因素会导致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变性的机理是什么?变性蛋白质有何特征?举例说明蛋
750、
从Anfinsen的核糖核酸酶进行的变性与复性实验可得到哪些结论?
751、
DNA热变性有何特点?Tm值表示什么?
752、
将核酸完全水解后可得到哪些组分?DNA和RNA的水解产物有何不同?
753、
计算:T7噬菌体DNA,其双螺旋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7。计算DNA链的长度(设核苷酸的平
754、
在稳定的DNA双螺旋中,哪两种力在维系分子立体结构方面起主要作用?
755、
有二个DNA样品,分别来自两种未确认的细菌,两种DNA样品中的腺嘌呤碱基含量分别占它们DNA总碱基的
756、
简述tRNA二级结构的组成特点及其每一部分的功能。
757、
简述下列因素如何影响DNA的复性过程: (1)阳离子的存在;(2)低于Tm的温度;(2)高浓度的D
758、
计算(1)分子量为3×105的双股DNA分子的长度。(2)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螺旋圈数。(一个互补
759、
试述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关的三种主要的RNA的生物功能。
760、
如果人体有1014个细胞,每个体细胞的DNA量为6.4×109个碱基对。试计算人体DNA的总长度是多
761、
列述DNA双螺旋结构要点,并说明该螺旋模型提出的意义。
762、
RNA的功能多样性表现在哪几方面?
763、
以克为单位计算从地球延伸到月亮(约320,000km)这么长的双链DNA的重量:已知双链DNA每10
764、
解释为什么双链DNA变性时紫外吸收增加?
765、
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特性?
766、
在很多酶的活性中心均有His残基参与,请解释?
767、
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768、
对活细胞的实验测定表明,酶的底物浓度通常就在这种底物的Km值附近,请解释其生理意义?为什么底物浓度不
769、
为什么蚕豆必须煮熟后食用,否则容易引起不适?
770、
新掰下的玉米的甜味是由于玉米粒中的糖浓度高。可是掰下的玉米贮存几天后就不那么甜了,因为50%糖已经转
771、
试述温度、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
772、
什么是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分几类?举例说明。
773、
比较酶的三种可逆抑制作用的作用特点。
774、
请写出维生素B1、B2的名称及它们的辅酶形式,它们是什么酶的辅酶。
775、
人对烟酸(尼克酸)的需要量为每天7.5毫克。当饮食中给予足量的色氨酸时,尼克酸的需要量可以降低。由此
776、
在一个典型的实验中,给予鸽子的一种实验饲料,浙渐地发现它们无法推持平衡及协调。而且它们的血液及脑中的
777、
试述磺胺类药物抗菌的作用原理为什么维生素A及D可好几个星期吃一次,而维生素B复合物就必须经常补充?
778、
角膜软化症是因维生素A缺乏,而使眼球乾燥及失去光泽,甚至造成失明。这种疾病危害很多小孩,但很少影响大
779、
肾性骨发育不全,或称肾性佝楼症,这种疾病主要是骨骼矿物质排除过多。肾病患者,即使给予均衡饮食,仍然会
780、
何谓维生素缺乏症?试分析其产生原因。
781、
简述维生素A、D、B1、B2、PP、C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782、
氨基酸(aminoacids)
783、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
784、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785、
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
786、
茚三酮反应(ninhydrin reaction)
787、
肽键(peptide bond)
788、
肽(peptides)
789、
蛋白质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790、
层析(chromatography)
791、
离子交换层析(ion-exchange column chromatography)
792、
透析(dialysis)
793、
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794、
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
795、
__液相层析(HPLC,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796、
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
797、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798、
等电聚焦电泳
799、
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800、
Edman降解(Edman degradation)
801、
同源蛋白质(homologous proteins)
802、
构型(configuration)
803、
构象(conformation)
804、
肽单位(peptide unit)
805、
蛋白质二级结构(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806、
蛋白质三级结构(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
807、
蛋白质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
808、
α-螺旋(α-helix)
809、
β-折叠(β-sheet)
810、
β-转角(β-turn)
811、
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812、
结构域(domain)
813、
纤维蛋白(fibrous proteins)
814、
球蛋白(globular proteins)
815、
角蛋白(keratins)
816、
胶原(蛋白)(collagen)
817、
疏水相互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
818、
伴娘蛋白(chaperone)
819、
二硫键(disulfide bond)
820、
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
821、
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
822、
复性(renaturation)
823、
肌红蛋白(myoglobin)
824、
血红蛋白(hemoglobin)
825、
波尔效应(Bohr effect)
826、
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827、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sickle-cell anemia)
828、
酶(enzyme)
829、
全酶(holoenzyme)
830、
脱辅基酶蛋白(apoenzyme)
831、
酶活力单位(U,active unit)
832、
比活(specific activity)
833、
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834、
活性部位(active site)
835、
酸-碱催化(acid-base catalysis)
836、
共价催化(covalent catalysis)
837、
靠近效应(proximity effect)
838、
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
839、
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840、
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Km)
841、
催化常数(catalytic number)(Kcat)
842、
双倒数作图(double-reciprocal plot)
843、
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 inhibition)
844、
竞争性抑制作用(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
845、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uncompetitive inhibition)
846、
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
847、
酶原(zymogen)
848、
调节酶(regulatory enzyme)
849、
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
850、
别构调节剂(allosteric modulator)
851、
齐变模式(concerted model)
852、
序变模式(sequential model)
853、
同功酶(isoenzyme或isozyme)
854、
别构调节物(allosteric modulator)
855、
维生素(vitamin)
856、
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
857、
脂溶性维生素(lipid vitamins)
858、
辅酶(coenzyme)
859、
辅基(prosthetic group)
860、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nicotinamide adeni
861、
黄素单核苷酸(FMN, flavin mononucleotide)
862、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863、
硫胺素焦磷酸(thiamine pyrophosphate)
864、
磷酸吡哆醛(pyidoxal phosphate)
865、
生物素(biotin)
866、
辅酶A(coenzyme A)
867、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
868、
转氨酶(transaminases)
869、
醛糖(aldoses)
870、
酮糖(ketoses)
871、
异头物(anomers)
872、
异头碳(anomeric carbon)
873、
变旋(mutarotation)
874、
单糖(monosaccharide)
875、
糖苷(glycosides)
876、
糖苷键(glycosidic bond)
877、
寡糖(oligoccharide)
878、
多糖(polysaccharide)
879、
还原糖(reducing sugar)
880、
淀粉(starch)
881、
糖原(glycogen)
882、
极限糊精(limit dexitrin)
883、
肽聚糖(peptidoglycan)
884、
糖蛋白(glycoprotein)
885、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
886、
脂肪酸(fatty acid)
887、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
888、
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
889、
必需脂肪酸(ossential fatty acids)
890、
三脂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891、
磷脂(phospholipid)
892、
鞘脂(sphingolipids)
893、
鞘磷脂(sphingomyelin)
894、
卵磷脂(lecithin)
895、
脑磷脂(cephalin)
896、
脂质体(liposome)
897、
生物膜(bioligical membrane)
898、
内在膜蛋白(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s)
899、
外周膜蛋白(peripheral membrane proteins)
900、
流体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901、
通透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902、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s)
903、
(膜)孔蛋白(pore proteins)
904、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905、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906、
协同运送(cotransport)
907、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908、
胞吐(作用)(exocytosis)
909、
核苷(nucleoside)
910、
核苷酸(nucleotide)
911、
cAMP(cyclic AMP)
912、
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linkage)
913、
核糖核酸(RNA , ribonucleic acid)
914、
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 ribosomal robonucleic acid)
915、
信使核糖核酸(mRNA,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916、
转移核糖核酸(tRNA,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
917、
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
918、
转导(作用)(transduction)
919、
碱基对(base pair)
920、
查格夫法则(Chargaff’s rules)
921、
DNA双螺旋(DNA double helix)
922、
大沟(major groove)和小沟(minor groove)
923、
DNA超螺旋(DNA supercoiling)
924、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925、
核小体(nucleosome)
926、
染色质(chromatin)
927、
染色体(chromosome)
928、
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
929、
退火(annealing)
930、
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931、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932、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
933、
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
934、
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
935、
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936、
限制酶图谱(restriction map)
937、
反向重复序列 (inverted repeat sequence)
938、
重组DNA技术(recombination DNA technology)
939、
合成代谢反应(anabolic reaction)
940、
反馈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
941、
前馈激活(feed-forward activation)
942、
标准自由能变化(ΔG°)(standard free-energy change)
943、
标准还原电位(E°ˊ)(standard reduction potential)
944、
酵解(glycolysis)
945、
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
946、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
947、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
948、
回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
949、
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950、
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951、
糖醛酸途径(glucuronate pathway)
952、
无效循环(futile cycle)
953、
磷酸解(作用)(phosphorolysis)
954、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955、
尾部生长(tailward growth)
956、
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
957、
呼吸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958、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959、
化学渗透理论(chemiosmotic theory)
960、
解偶联剂(uncoupling agent)
961、
P/O比(P/O ratio)
962、
高能化合物(high energy compound)
963、
叶绿体(chloroplast)
964、
叶绿素(chlorophyll)
965、
辅助色素(accessory pigments)
966、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967、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
968、
光反应(light reactions)
969、
暗反应(dark reactions)
970、
β氧化途径(βoxidation pathway)
971、
肉毒碱穿梭系统(carnitine shuttle system)
972、
酮体(acetone body)
973、
柠檬酸转运系统(citrate transport system)
974、
酰基载体蛋白(ACP, acyl carrier protein)
975、
生物固氮作用(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976、
尿素循环(urea cycle)
977、
脱氨(deamination)
978、
氧化脱氨(oxidative deamination)
979、
转氨(transamination)
980、
乒乓反应(ping-pong reaction)
981、
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s)
982、
生酮氨基酸(acetonegenic amino acid)
983、
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984、
尿黑酸症(alcaptonuria)
985、
核苷磷酸化酶(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986、
核苷水解酶(nucleoside hydrolase)
987、
从头合成(de novo synthesis )
988、
补救途径(salvage pathway)
989、
痛风(gout)
990、
别嘌呤醇(allopurinol)
991、
自杀抑制作用(suicide substrate)
992、
Lesch-Nyhan综合症(Lesch-Nyhan )
993、
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994、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995、
级联放大(cascade)
996、
G蛋白(G proteins)
997、
激素效应元件(hormone response elements, HRE)
998、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999、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s)
1000、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
<<
1
2
3
4
5
6
>>
最新试卷
生物化学综合练习
生物化工
植物纤维化学
核酸的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调控
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物质的代谢联系与调节
核苷酸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