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交流中心不具有的特点是( )。

A:一般建有人才资料库 B:针对性强 C:适于热门人才的招聘 D:费用低廉

对于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比较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

A:人才交流中心 B:猎头公司 C:校园招聘广告 D:网络招聘

开展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培养人才 B:尊重人才 C:吸引人才 D:用好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职业培训是_______劳动者技能水平和促进就业、_______就业的重要手段。加强职业培训,加速____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结合本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②对本市紧缺、企业急需的非本市户籍的技师、高级技师,可参照有关规定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对在京工作3年以上、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且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来京务工人员,经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为优秀的,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继续加大职业院校高水平教师引进力度,获得或培养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教师,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对职业院校急需紧缺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通过了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的,可从外省市引进,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咨询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对企业、职业院校根据生产和教学需要引进、聘用的国外专家和留学生,享受本市有关人才的优惠政策。
③积极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的新职业(工种)标准开发力度,及时更新、完善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务和统一证书”的原则,优化运行机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水平和质量。健全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完善“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任”的考评机制,进一步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完善多层次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机制,每年举办不少于30个职业(工种)的行业、地区性职业技能竞赛,每3年举办一次全市性职业技能竞赛。

根据本文,下列哪位属于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的人才( )

A:杨某,非北京户籍,是北京市某企业急需的高级技师 B:李某,已在京工作6年,经引进人才综合评价为优秀 C:刘某,符合北京某职业院校急需紧缺专业学科带头人的要求 D:张某,她所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1)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2)纵观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
(3)反过来,许多学习后进的人,决不是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经受一两次失败,就总是怀疑自己笨,不断强化“自己脑子笨”的意念。久而久之,觉得自己脑子笨的那根神经工作能力越来越强,形成习惯,一事当前先想自己笨,先想自己不行,不给那些潜在的能力、脑神经以工作的机会。于是,潜能当然被埋没了。
(4)有的人埋怨社会埋没人才,细想起来,自我埋没掉的人才要比社会埋没掉的人才多得多。
(5)要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开发大脑的智力资源,第一要紧的,就是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
(6)每个人的大脑皮层舒展开来,都在 2500cm2左右,每个人都有140亿个左右的脑细胞。倘若每个脑细胞有工作一秒钟的机会便死亡,一个人一生中有效工作时间才28800万秒,即使夜以继日,星期假日都用来工作,也不过10亿秒。许多生理解剖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最杰出的科学家,也只不过用了大脑资源的十分之一。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浪费的脑潜能就更多了。
(7)1964年前苏联《今日生活》载文: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我们迫使我们的大脑达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也可将一本大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够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这种对人类潜能的推数现在已为人们所接受。
(8)前捷克斯洛伐克有位叫米兰·米凯什的语言奇才,他精通40国语言,共懂116种语言。立陶宛有一位叫拉比·伊莱贾的人,只读一遍就能记住的书竟有200册之多。
(9)许多人到了暮年,忽然发现自己有着从来未被发现的这样或那样的能力。美国著名艺术家摩西老母在她的晚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才。美国学者往往把她当作范例解释这类现象,并称之为“摩西老母效应”。与之相提并论的还有“短路理论”:如果人不去唤醒自身的潜在能力,这些能力就会转化或自我毁灭。
(10)人脑的潜能如地下的煤矿、油矿,如果自己不相信地下有矿,只是着眼于砍伐地表的柴草,当然会感觉资源贫瘠,柴草越砍越少。如果坚信自己大脑深处,潜在着巨大的资源立足于往深处开采,那当然会有不尽潜能滚滚来的感觉。
(11)每个人都要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确实都有巨大的潜能,不要紧盯着地表那点野草,大家都信心百倍地向大脑深处去开采巨大的潜能吧。

第(4)段中作者说“自我埋没掉的人才要比社会埋没掉的人才多得多”,根据文意对人才“自我埋没掉”的原因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自我埋没掉的人才”不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因而也“不去挖掘自己巨大的潜能” B:自我埋没掉的人才经受一两次失败,就总怀疑自己笨 C:自我埋没掉的人才“一事当前先想自己笨” D:自我埋没掉的人才到了暮年“忽然发现自己从来未被发现的这样或那样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职业培训是_______劳动者技能水平和促进就业、_______就业的重要手段。加强职业培训,加速____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结合本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②对本市紧缺、企业急需的非本市户籍的技师、高级技师,可参照有关规定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对在京工作3年以上、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且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来京务工人员,经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为优秀的,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继续加大职业院校高水平教师引进力度,获得或培养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教师,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对职业院校急需紧缺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通过了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的,可从外省市引进,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咨询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对企业、职业院校根据生产和教学需要引进、聘用的国外专家和留学生,享受本市有关人才的优惠政策。
③积极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的新职业(工种)标准开发力度,及时更新、完善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务和统一证书”的原则,优化运行机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水平和质量。健全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完善“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任”的考评机制,进一步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完善多层次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机制,每年举办不少于30个职业(工种)的行业、地区性职业技能竞赛,每3年举办一次全市性职业技能竞赛。

根据本文,下列哪位属于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的人才( )[2017增]

A:杨某,非北京户籍,是北京市某企业急需的高级技师 B:李某,已在京工作6年,经引进人才综合评价为优秀 C:刘某,符合北京某职业院校急需紧缺专业学科带头人的要求 D:张某,她所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末,浙江省拥有人才资源数379.5万人,比2005年增长18.7%;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资源数达820人,比2005年增长18%,人才资源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04.3万人,比 2005年增长26%;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7万人,比2005年增长23.9%。
2006年,浙江省各市、县(市、区)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为44.6亿元,比2005年增长31%;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4.19%,比2005年提高0.42个百分点。财政科普活动经费拨款为6632万元,比2005年增长23.2%,人均科普活动经费达1.43元,比2005年提高 0.25元。
2006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407.8亿元,比2005年增26.9%,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59%,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B&D)经费支出224亿元,比2005年增长37.2%,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42%,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328.1亿元,比2005年增长26.7%,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1.14%提高到2006年的1.15%。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06年的46.7%。

2006年浙江省人才资源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约占全省人才资源总数的()。

A:56.5% B:55.3% C:53.8% D:52.8%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末,浙江省拥有人才资源数379.5万人,比2005年增长18.7%;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资源数达820人,比2005年增长18%,人才资源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04.3万人,比 2005年增长26%;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7万人,比2005年增长23.9%。
2006年,浙江省各市、县(市、区)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为44.6亿元,比2005年增长31%;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4.19%,比2005年提高0.42个百分点。财政科普活动经费拨款为6632万元,比2005年增长23.2%,人均科普活动经费达1.43元,比2005年提高 0.25元。
2006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407.8亿元,比2005年增26.9%,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59%,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B&D)经费支出224亿元,比2005年增长37.2%,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42%,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328.1亿元,比2005年增长26.7%,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1.14%提高到2006年的1.15%。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06年的46.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5年浙江省拥有人才资源数不足325万人 B:2006年浙江省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全省人才资源总数的比例超过3% C:2005年浙江省每万人口中有人才资源数超过685人 D:2005年浙江省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不足150亿元

以人为本在人才工作中要树立的人才观念是( )。

A: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B:人口多是中国最大的压力 C: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因素 D:人口多不等于人才资源

{TSE}材料1
2009年,钱学森去世,这位知名科学家留下的“钱学森之问”揪住了中国人的痛神经;2011年,乔布斯去世,亦在中国人中引发关注的热潮。前者揭开了国人渴求新的科学大师的序幕,后者则将这种渴求具体化为一个疑问——中国的“乔布斯”在哪儿?
上述疑问引发了教育界的深思,有人提出中国教育模式存在缺陷,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对此,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回应道,“一味把板子打在学校上是不对的。”昊启迪回忆道,她曾经询问一家外企老总:“有人说中国大学生质量很差,真是这样吗?”对方感到很诧异,“我们这里的中国大学生都很不错。”随后,她又询问了这家公司的大学生:“在这家公司里,你觉得自己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大学生有差异吗?”大学生们也给予了否定。
如今不少孩子被送到学校后,老师就发现他们流失了该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恰恰是由于早期的家庭教育将孩子天性扼杀了。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在经济发达国家,许多父母对孩子采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既有趣又有益的玩耍活动中培养兴趣、学习知识。吴启迪建议,老师、学校、社会应多多鼓励孩子开展奇思妙想,不要一味责备,从而扼杀了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材料2
上海和北京的一些中学,已经率先开展了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实验,突破了常规的教育体系,从学生的选取、培养模式、大学与中学衔接培养等许多方面有新的举措,弥补了现行教育体制在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严重缺陷,所培养出来的一些优秀学生,已经在不同的领域崭露头角。但这种改革和实践,对于我国整体杰出创新人才需求而言,依然是微不足道不成气候。而且十分遗憾的是,这样难能可贵的探索和实践,由于没有突破现有教育体制和中高考制度,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难以有大的作为,有的甚至半途而废。如果不建立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体系,中国的杰出创新人才培养形势也难以有真正改变。
材料3
2012年7月15日,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科学营活动在上海交大正式拉开帷幕。科学营活动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的,在包括新疆兵团在内的全国34个省市地区进行试点。名师齐聚,优秀学生也是济济。根据中国科协发布的《2012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试点活动工作方案》,选拔的学生要么是有一定的科技特长,要么是在创新大赛、科技大赛中获过奖。在参加北京、上海科学营的推荐营员中,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自带有学科研究项目,并会有导师指导进行实验。通过开设专家科普报告、开放高校重点实验室、开展探究型学习以及高校校园文化等活动,为大中学生献上暑期科学人文大餐。
复旦方面表示,这将是一种实景式的开放,不仅仅是带领这些大中学生参观实验室的设施,本校的师生还将正常地使用这些设施开展科研活动,这将使营员们了解到科学活动的实际过程,甚至还将有机会亲身参与体验。例如,在标本馆,复旦的老师就将为营员们详细讲解生物标本的制作过程,并请部分同学亲身体验。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防表示,促进一流大学的优质资源向青少年开放,有助于培养我国青少年学生对科学和学术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少年有志于在未来从事科学研究,为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夯实广大潜在的青少年基础。
材料4
自2009年获批“上海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后,杨浦区推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新举措,倡导优秀中学生进入院士团队做课题,建立早期人才培养基地,在高中阶段即开始培养创新人才,将培养时间线延长,试图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联动机制,依托高校走出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之路。该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表示,“创新教育不是针对少数尖子生,而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终身的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区域教育转型的新要求,杨浦盘活区域教育资源,正在探索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基础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格局。
上海交大张杰校长也指出,“人类最深邃的思考常来自大学,但这种思考方式的养成往往来自更年轻的时候。”科学营活动仍将继续举办下去。中国高校正在努力探寻的正是社会各界所期望的“新一代的钱学森”和“中国的乔布斯”,让更多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也是造福国家的千秋大计。但正如杨浦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所言,教育的滞后效应,使人不敢轻言创新试验区的成效。不过,我们也许可以从两个维度观察和考量一些变化。一是创新试验应该可以从积极的层面回应减负增效问题,创新试验既在做加法,更在做减法,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减轻不必要的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创新试验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针对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15分)

A:@B. C:@D.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