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阶级的产生是由纯粹的经济原因引起的 B: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C:阶级的产生是一部分人用暴力征服另一部分人的结果 D:社会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近代中国的新兴阶级是()。

A:地主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

党的阶级基础是()。

A:最广大人民群众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社会主义建设者

目前我国的领导阶级是( )。

A:农民阶级 B:工农联盟 C:工人阶级 D:知识分子

阶级的产生是同()。

A:生产发展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B: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 C:政治暴力密切相联系的 D:思想发展密切相联系的

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阶级的产生是由纯粹的经济原因引起的 B: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C:阶级的产生是一部分人用暴力征服另一部分人的结果 D:社会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______

A:地主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司法制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它第一次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法律基础。除总则外,共有3编2281条。第一编是人法,规定了民事权利主体: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恩格斯说,它把在消灭了封建__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法律语言,他把这部法典称作“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这部法典虽然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法典的制定,原因是他正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只是下令而已。这个误解同法国史书对拿破仑辉煌战绩的片面描述以及法国绘画、雕塑等艺术术作品对他赫赫战功的过度渲染有关。实际上,拿破仑不仅下令而且直接、积极参与了法典的制定。他于1799年发动“雾月__”成立执政府,翌年就成立了“民法起草委员会”,并亲自担任__.委员会按期完成民法草案,经大理院和上诉院研究修改后,提交参政院讨论修改。参政院围绕草案召开了102次讨论会,拿破仑参加了97次。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1870年以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之所以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拿破仑的军队走到哪里,就把这部法典带到哪里,他通过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拿破仑并非一介武夫,他深知,同欧洲封建同盟的殊死搏斗不仅要靠军事力量,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无比锐利的武器。他为锻造了这样的武器而感到自豪。

  有人认为拿破仑是个实用主义者,对理论一窍不通,因此《拿破仑法典》只是一种法律工具,根本没有理论价值.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于法国,革命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复辟和反复辟的较量,特别是1660年还发生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100多年,但比英国更彻底,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准备更充分,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时期准备了数百年。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在法国,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在理论上也就表现得更成熟,《拿破仑法典》就是明证。

根据本文,为什么恩格斯将《拿破仑法典》称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

A:在其之后所诞生的__法典大多以该法典为效仿对象 B:是世界上第一部由资产阶级国家起草的国家__法典 C:用法律形式确立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D:使革命的任务由推翻封建政权转向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力来源于(  )。

A:公民 B:本阶级力量 C:人民 D:市民

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A:阶级的产生是由纯粹的经济原因引起的 B: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C:阶级的产生是一部分人用暴力征服另一部分人的结果 D: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