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某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增长加速(尤其一些地区房地产投资过大),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现象,形成煤,电,油,运等供应紧张,物价增长加快的趋势。对此,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加以调控,并已取得良好成效。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而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 D:稳定物价
为调控宏观经济,应对就业及经济增长乏力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同时采取了以下货币政策措施: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200亿元;购回3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到期央行票据。假定当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5%,超额准备金率为2%,现金比率为3%。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此次货币政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买入200亿元国债是回笼货币 B:买入200亿元国债是投放货币 C:购回300亿元央行票据是回笼货币 D:购回300亿元央行票据是投放货币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予以应对。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其缺点是( )。
A:作用猛烈,缺乏弹性 B:央行没有控制权 C:对货币供应量作用缓慢 D:对松紧信用不公平
根据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我们将货币政策分为()
A:扩张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货币政策 C:均衡性货币政策
在()情况下货币政策对均衡GDP的影响最大。
A:货币需求曲线越陡,投资需求曲线平缓,MPC大 B:货币需求曲线平缓,投资需求曲线越陡,MPC大 C:货币需求曲线和投资需求曲线平缓,MPC大 D:货币需求曲线和投资需求曲线陡峭,MPC小
下列关于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中的货币政策说法中,错误的是()。
A: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进口下降 B:紧的货币政策会刺激出口 C:松的货币政策会刺激出口 D:松的货币政策会限制出口
中国人民银行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货币政策措施: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300亿元;购回4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到期央行票据。假定此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2%,超额准备金率为3%,现金漏损率为5%。
关于此次货币政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投放货币,增加流动性 B:回笼货币,减少流动性 C:政策作用猛烈,缺乏弹性 D:银行存储需要时间,不能立即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