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女性33岁,活动后心悸气促3年,偶有咳嗽,痰中带血,夜间有阵发性气促和端坐呼吸。查体:面颊和口唇轻度发绀,心率90次/分,率齐,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
对于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改变下列那项是正确的:
A:正常成人二尖瓣瓣口面积约为4~5c㎡ B:瓣口面积小于1.5cm即可产生血流障碍 C:瓣膜越窄左房压力越高 D:肺部呈慢性阻塞性淤血 E: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可引起肺小动脉痉挛 F:右心室前负荷增加 G:右心室后负荷增加 H:左心室前负荷增加 I:左心室后负荷增加
病历摘要:女性33岁,活动后心悸气促3年,偶有咳嗽,痰中带血,夜间有阵发性气促和端坐呼吸。查体:面颊和口唇轻度发绀,心率90次/分,率齐,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
对于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下列那些心电图可不出现:
A:D波增宽 B:D波双峰 C:电左偏 D:电右偏 E:心电图正常 F:左心室肥大 G:心房纤颤 H:右束支传导阻滞
病历摘要:女性33岁,活动后心悸气促3年,偶有咳嗽,痰中带血,夜间有阵发性气促和端坐呼吸。查体:面颊和口唇轻度发绀,心率90次/分,率齐,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
该患者胸片可出现下列哪些征象: 提示:该患者行超声心动图证实二尖瓣叶活动受限,大瓣正常活动波形消失,大瓣与小瓣呈同向活动,左心房前后径增大,瓣叶增厚,未见钙化,瓣口面积约1.2c㎡,左房内无血栓,排除左房粘液瘤
A: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B:食管吞钡可见左心房向后压迫食管 C:正位片有双心房阴影 D:主动脉结增大 E:肺动脉段隆出 F:可见kerley线 G:侧位片心后间隙增宽 H:侧位片心前间隙消失
病历摘要:女性33岁,活动后心悸气促3年,偶有咳嗽,痰中带血,夜间有阵发性气促和端坐呼吸。查体:面颊和口唇轻度发绀,心率90次/分,率齐,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
下列哪些情况不适宜行球囊扩张术和闭式二尖瓣交界结分离术:
A:伴有关闭不全 B:有房颤 C:隔膜型二尖瓣狭窄 D:漏斗型狭窄 E:左房内无血栓 F:瓣叶有钙化 G:瓣下结构病变严重 H:瓣叶活动可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8岁,近日来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65/110mmHg,心率80次/分,心尖部闻及S3,两肺底闻及湿性啰音。
下列哪些不是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机理
A:血氧含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刺激呼吸中枢 B:肺循环压力升高对呼吸中枢的发射性刺激 C:肺泡弹性减少,肺活量减少 D:肺泡张力增高 E:肺淤血 F:气体弥散功能减低 G:低蛋白血症 H: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8岁,近日来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65/110mmHg,心率80次/分,心尖部闻及S3,两肺底闻及湿性啰音。
患者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机制是
A:夜间平卧使血液重新分配 B:肺淤血增加 C: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D:小气管收缩 E:横膈升高,肺活量减少 F:气体弥散功能减低 G: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H:淋巴回流受阻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8岁,近日来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65/110mmHg,心率80次/分,心尖部闻及S3,两肺底闻及湿性啰音。
患者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机制是
A:夜间平卧是血液重新分配 B:肺淤血增加 C: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D:小气管收缩 E:横隔升高,肺活量减少 F:气体弥散功能减低 G: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H:淋巴回流受阻
患者男性,47岁。因误服大量巴比妥类药物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呼吸呈周期性变化: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转为浅慢,经过一段时间呼吸暂停,又重复上述变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
该呼吸节律中呼吸变为深快的主要机制是
A: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 B:高度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高度缺氧刺激呼吸中枢,使其兴奋性增强 D: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刺激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 E: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
某男性患者,6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10年,痰量增加、气促加重3天"收入院。查体:心率100次/分,呼吸26次/分,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和肺底湿啰音,各心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有水肿。血气分析:pH7.30,PaO
53mmHg,PaCO
59mmHg。
患者一般通气无法改善低氧状态和呼吸困难,需要无创正压通气的条件是
A:中至重度呼吸困难伴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并出现胸腹矛盾运动 B:患者痰液黏稠并且量多 C:中至重度酸中毒(pH7.30~7.40)和高碳酸血症(PaCO
45~60mmHg) D:呼吸频率>25次/分 E:意识模糊 F:发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