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2岁。骨折入院。血红蛋白63g/L,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带,血清IgG5.3g/L,IgA32.6g/L,IgM0.37g/L。X线检查显示骨质疏松,有溶骨性改变。
为证实该诊断,还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
A:ELISA B:免疫扩散试验 C:对流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免疫比浊试验
男性,19岁,贫血10余年。查体:脾脏肿大。辅查:血清总胆红素75μmol/L,直接胆红素7μmol/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8%,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显示脆性增高,HbF和Hb比例正常。
该患者应诊断为
A:异常血红蛋白病 B:G-6-PD缺乏症 C:海洋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患儿女,4个月零22天,因发现面色苍白3个月入院,无出血倾向,无发热,无咯血及黑便,无尿色明显加深,无皮疹。面色苍白逐渐加重,分别于入院前半月及入院前3个月于院外查到重度贫血而输血两次共100ml,输血后短暂面色红润,很快又苍白。病后曾服用"补血药"治疗病情无好转。体检:生长发育尚好,肝肋下3cm,脾肋下2.5cm,无皮疹及黄疸。呼吸急促,心前区闻及柔和SMI2/Ⅵ,双肺无显著异常。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及病史,目前可以排除的疾病是
(提示:检查报告血清结合珠蛋白:0.71g/L(0.3~2.1g/L),血清铁:正常,铁饱和度61.5%;血红蛋白电泳:HbF:4.2%,HbA
:1.8%;父母血红蛋白电泳:正常;Coomb试验:直接间接均阴性。)
A:地中海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蚕豆病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白血病 F: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G:消化道畸形
某患者男性,62岁。骨折入院。血红蛋白63g/L,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带,血清IgG5.3g/L,IgA32.6g/L,IgM0.37g/L。X线检查显示骨质疏松,有溶骨性改变。
为证实该诊断,还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
A:ELISA B:免疫扩散试验 C:对流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免疫比浊试验
患儿,9岁,血液检查显示:Hb64g/L;Hct25%;RBC3.20×10
/L。
若血红蛋白电泳:HbA67%,HbA2 4%,HbF21%,该患者可能是
A: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HbH病 D:Hb Barts病 E:βδ混合型
某男性患者,63岁,骨折入院。血红蛋白63g/L,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带,血清IgG5.3g/L,IgA32.6g/L,IgM0.37g/L。X线检查显示骨质疏松,有溶骨性改变。
为证实该诊断,还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
A:ELISA B:免疫扩散试验 C:对流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免疫比浊试验
某男,21岁,自幼贫血,脾脏明显肿大。查体:血清总胆红素75μmol/L,直接胆红素7μmol/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8%,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显示脆性增高,hbF和Hb比例正常
应诊断为
A: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B:G-6-PD缺乏症 C:β海洋性贫血 D:α海洋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患儿,8岁。血液检查显示:Hb64g/L;Hct25%;RBC3.20×10
/L。
血红蛋白电泳:HbA67%,HbA
4%,HbF21%,该患者可能是
A: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HbH病 D:HbBarts病 E:β、δ混合型
某男性患者,63岁,骨折入院。血红蛋白63g/L,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带,血清IgG5.3g/L,IgA32.6g/L,IgM0.37g/L。X线检查显示骨质疏松,有溶骨性改变。
为证实该诊断,还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
A:ELISA B:免疫扩散试验 C:对流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免疫比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