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2岁,因“胆囊炎”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ASAI2级。无明确心,肺疾病。手术开始后约20min刺破门静脉,出血50ml后自行停止。其后患者心率增快,血压突然下降。

血压突然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失血性休克 B:急性心肌梗死 C:下腔静脉受压回流受阻 D:CO气栓 E: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72岁,因“胆囊炎”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ASAI2级。无明确心,肺疾病。手术开始后约20min刺破门静脉,出血50ml后自行停止。其后患者心率增快,血压突然下降。

简便的确诊方法是

A:ECG B:胸部X线片 C:Δa-ETCO增加 D:心,肺听诊 E:检查有无红斑或荨麻疹

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入院,诊为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提示:经过上述处理,患者的PCO恢复正常,但在保持缓慢输液,和比较稳定的麻醉的情况下,患者的血压由原来的150/90mmHg下降到110/70mmHg,CVP由术前的7mmHg逐渐上升到15mmHg,SpO96%。提问:患者血压和SpO下降,CVP上升的可能原因是:

A:气腹后下腔静脉回流增加 B:CO吸收入血可致总外周阻力增加 C:心排血量下降 D:V/Q比率失调,增加心肺负荷 E:缺氧 F:CO吸收入血可致总外周阻力减少 G:气腹后下腔静脉回流减少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肝门静脉右侧可见

A:胆总管 B:肝总管与胆囊管 C:网膜囊 D:脾动脉 E:肝门静脉

某男性患者,65岁,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经输血输液后,测中心静脉压22cmHO,血压70/50mmHg。

引起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原因除心脏因素外,还有

A:快速输注去甲肾上腺素 B:支气管痉挛 C:缺氧 D:张力性气胸 E:腹内压增高 F:肺栓塞

造影显示肾静脉下方下腔静脉壁呈圆形膨出,约6cm×6.5cm大小。

称之为

A:下腔静脉狭窄 B:下腔静脉狭窄后扩张 C:下腔静脉瘤 D:下腔静脉憩室 E:下腔静脉溃疡

造影显示肾静脉下方下腔静脉壁呈圆形膨出,约6cm×6.5cm大小。

上述征象见于

A:肝硬化 B:肝癌 C:下腔静脉血栓 D:布-加综合征 E:下腔静脉夹层

某男性患者,53岁,57kg。13年前无明显原因感劳累后心悸、气短,因近一个半月症状明显加重,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能平卧入院。体检:T37.5℃,RR20次/分,P118次/分,BP95/60mmHg。颈静脉怒张,听诊两中下肺野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心前区舒张期杂音及剑突下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4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经检查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室率144次/分,心房纤颤;胸部X平片:双肺淤血,肺动脉主干扩张,左房右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增厚、钙化,交界部粘连,开放明显受限,关闭时少量反流。瓣口面积0.8cm,三尖瓣回声偏强,开放正常关闭欠佳。心导管检查示右房压17mmHg,肺动脉压63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23mmHg,心输出量2.2升/分;血气分析pH7.25,PCO35mmHg,PO78mmHg,BE-7.5。

针对该患者的麻醉处理,以下正确的是

A:由于患者每搏量较小,为了维持相对正常的心输出量,应将心率控制得略偏快些 B:避免过度通气以防诱发肺动脉__危象 C:不宜使用作用强的扩血管药物 D:不宜使用导致组胺释放的药物 E:术中宜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及时了解体循环阻力及肺血管阻力情况 F:当出现低血压时,在兼顾容量、强心处理的同时,首选的升压药为去氧肾上腺素

下列症状中不是由于妊娠期间下腔静脉压增高引起的()。

A:痔疮 B:外阴静脉曲张 C:右侧肾盂肾炎 D: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E:下肢静脉曲张

心搏出量与心排血量有什么不同()

A:心搏出量在数值上与心排血量相等 B:心率不变时,心搏出量增大反而使心搏出量减低 C:心排血量是心搏量乘以心率,心搏量是每次心搏的排血量 D:心搏量大于心排血量 E:心排血量不乘以心率,心搏出量需计算心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